担任什邡市马祖镇马祖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杨福善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把马祖村打造成“城乡差距最小”的新农村。
为了早日实现这个愿望,杨福善带领村支部一班人,锁定“学习超春风、建设‘城乡差距最小\’新马祖”目标,紧盯全村重建、发展、党组织及党员队伍建设和群众急盼解决的难题,不断探索 “农村社区化”新格局,取得了新农村建设新突破,实现了“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全村生产总值超过1亿元”的“双超”目标,提前赶超春风村。
建好“三项机制” 夯实战斗堡垒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队伍强不强,全靠“领头羊”。杨福善认为,有一个好的班子和队伍,是马祖村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了建好班子队伍,杨福善与村党支部班子一班人找准了突破口——建好“三项机制”,深化“创先争优”。
畅通党员群众诉求渠道。全面推行“三联三访两设置”,通过村“两委”成员联组抓片、组长(党小组长)联院(落)抓户、党员骨干联户包人,村“两委”干部工作接访、进门下访、慰问求访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诉求。
全力落实党员群众意志。规范村“两委”议事规则,确保村重大事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开支、村民动议等事项进行集体决策,畅通民主,集中民意,扩大群众参与决策权。
做实公开承诺。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及每个党员作出公开承诺,让群众心中有本“明白账”。
杨福善说,倾听党员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是制定这“三项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只有得到党员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基层党建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进。
强化“三项服务” 构建和谐新村
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社区化管理等的不断推进,给马祖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立足全村社会和谐稳定,杨福善与村支部班子以强化服务为切入点,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村党支部在全村匿名确定了10名“民意暗访员”,按照“不亮身份,不设话题”的要求,不定期深入群众,收集、听取村民对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扎实开展“双代服务”,要求村“两委”干部每月至少有10天进村组下院落走访,每名“双代服务员”都要写《民情日记》。同时,落实“双代服务”汇报、办结、反馈、重大事项处置等制度,确保群众诉求随时办结和反馈。
针对灾后村民逐步由“散居”向“聚居”转型,原有村级组织管理机制不能完全适应的新情况,村党支部在5个集中居住小区都设立了由群众公推、以农村无职党员为骨干的“业主委员会”,采取“支部+业主委员会”的形式,组织村民搞好“门前三包抓卫生”、“自筹经费管治安”等日常事务,逐步转变村民观念,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挖掘“三大优势” 走出发展新路
乘势而上,马祖村全面喊响了“力争2012年实现村变强、民变富,村集体收入达10万以上,全村生产总值上亿元,人均收入达上万元”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但杨福善态度坚决,信心坚定:“我们要着力发挥马祖禅文化、园区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三大优势\’,加快全村科学发展。”
杨福善组织村“两委”干部,共同研究确定了以发展禅宗文化为主,农耕文化和休闲娱乐并存的旅游产业和特色经济,并对全村住宿、特色小吃、休闲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提高旅游档次,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同时,村“两委”利用“四川什邡经济开发区”优势,对本村12组宅基地进行规划,集中350亩土地,打造“经济开发区”配套附属产品供应基地,引进车前草、川芎等植物药原料提取企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配合工业园区发展,建设300亩以种植良种柚子为主的“金地种植园”,开发村级观光农业。
走进马祖村,灰瓦白墙风格的“川西民居”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全村生产、生活及管理模式正在向社区化转变。上千名村民在家门口“打工”,实现了由“农民”向“工人”转变。
在杨福善的带领下,马祖村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本报记者 刘勋
新闻推荐
什邡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什国土资公告[2012]挂014号)
什国土资公告[2012]挂014号2012-11-12经什邡市人民政府批准,什邡市国土资源局决定以挂牌方式出让1(幅)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挂牌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