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什邡新闻 > 正文

金融巨变 辉煌五年 ——盘点德阳金融“十一五”发展成就

来源:德阳日报 2011-03-16 05:03   https://www.yybnet.net/

机遇与挑战并存,大悲伴着大喜,大灾大难中反能成就大跨越大发展,“十一五”无疑是德阳金融发展史上最为波诡云谲、最不可思议的五年,更是德阳金融成绩最辉煌,最值得书写的五年。这五年,面对“5·12”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两大罕见天灾人祸的双重突袭,负重前行的德阳金融业从容不迫,化危为机,持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金融对外开放迈上新的起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质的飞跃,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陈建华  本报记者 谭军 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成就一: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5年的大发展,德阳金融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最显著、最直观的变化就是金融机构数量的急剧扩张。

据了解,截至2010年末,全市金融大家庭已有90位成员,比2005年猛增64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增长迅猛,目前已达到19家,较“十五”增加13家。保险业机构增长也很快,比2005年新增12家,达到25家。证券交易机构则从原来的3家增加到现在的7家。值得关注的是融资性担保机构,2005年还仅仅只有4家,“十一五”就剧增35家。

而在单纯的数字背后,德阳金融机构的增长带来的是金融市场格局、经营模式乃至服务理念的显著变化。

这方面,银行业机构最具代表性。“十一五”前,德阳的银行业机构除了本土中小银行业机构外,就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主体结构相对单一,竞争并不充分。5年间,一下子涌入了兴业、华夏、渤海等3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还成立了绵竹浦发和什邡思源两个村镇银行,不仅填补了空白,也让德阳的融资环境更加多元,也更为和谐。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五”期间,德阳市6家独立法人农村信用联社相继成立,加上同样立足“三农”的邮储银行的成立,德阳市“三农”和中小企业等金融支持的薄弱环节得以加固。

同样,保险业机构最大的变化也是新业态的进入,包括海尔纽约人寿、中宏人寿、中德安联人寿等知名合资险企以及平安养老、人保健康等专业险公司连续进驻,为德阳的保险市场带来了崭新的格局,他们与原来的险企在人员培训、展业方式、服务意识等方面不断碰撞、融合,推动了保险市场整体健康发展。

相对而言,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增长完全得益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需求。目前,商业性担保公司有10家,较2005年增加8家,会员制担保公司21家,且全是“十一五”期间成立的。

金融主体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必然是从业人员的大幅攀升。2010年末,全市金融从业人数达到2.3万余人,较2005年增加1.4万余人。

最重要的还是通过主体的增加和多元业态的融入,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十一五”末,德阳初步形成了以政府金融办为行政服务与监管,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为金融行业主管,以银行信贷市场为主导,证券、保险、融资性担保市场协调发展,保险行业协会自律,功能较为齐全的现代金融组织和监管体系。而功能完善、良性发展的金融体系,将必进一步推动德阳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成就二:经营规模快速扩张,金融业已成为重要产业

与主体扩张相比,德阳金融业在“十一五”期间经营规模扩张得更快、更猛,也更和谐。

银行业方面,至“十一五”末,全市银行业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1388.03亿元,比2005年底增加907.4亿元,增长1.9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85.49亿元,比2005年底增加402.99亿元,增长1.43倍。人民币贷款余额592.4亿元,比2005年底的增加380.9亿元,增长1.8倍;银行表外信贷业务余额180.8亿元,比2005年底增加114.5亿元,增长1.73倍。

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本地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增长更为迅猛。截至2010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存款达222.39亿元,贷款余额达168.36亿元,实现利润3.91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79倍、2.15倍和9.56倍。市商业银行(后更名为德阳银行)更是实现划时代的跨越式发展,截止当年末,该行各项存款达到265.17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28.29亿元,利润4.55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5.5倍、3.8倍和90倍,发展速度让人咋舌。

保险业在“十一五”末实现保费收入38.5亿元,比2005年的增加28.52亿元,增长2.85倍;同时,全市证券交易机构年末开户总数达到21.42万户,比2005年增加11.62万户,交易额达到1288.83亿元,比2005年增加718.33亿元。增长幅度同样十分惊人。

至于在“十五”期间规模很小的融资性担保业至2010年末已累计为811户中小企业、69815户个人提供贷款担保82.61亿元,在保贷款余额46.68亿元。其中,会员互助式担保机构累计为529家中小企业提供了51.8亿元的贷款担保,在保余额27.07亿元。

“十一五”经济金融和谐共荣,金融业在对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全面振兴提供强力支撑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加快发展。至2010年末,金融(含银行、保险、证券、融资性担保机构)增加值已接近50亿元,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20%以上,与“十五”末的8.62%相比,增长1.32倍。德阳金融业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成就三:抗灾难,金融献大爱建奇功

“5·12”大地震让全市金融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遇难20人,直接损失6.67亿元。但面对灾难,勇敢的广大金融干部职工舍小家、献大爱,单位和个人累计为“5·12”地震灾区捐赠现金物品价值4160.6万元。

而为帮助受灾贷款企业尽快走出阴霾,德阳银行业累计为这些企业核销和减免贷款本息高达4.8亿元。同时,全市银行业还累计发放灾后重建贷款535.84亿元,其中,重点企业(项目)和基础设施贷款299.44亿元;发放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和维修加固贷款103.24亿元(包括15.74万户农房重建贷款30.96亿元);发放中小企业和“三农”灾后振兴贷款133.16亿元。至“十一五”末,灾后重建各项贷款余额达311亿元。

成就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与“十一五”同步开局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经过5年的精耕细作,实现了质的飞跃。其中,金融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银行业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及服务功能显著提升,政府服务金融工作建立起长效机制并逐步完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金融历史遗留问题大部分得到妥善解决,德阳投融资“洼地”效应进一步显现。特别是什邡市在2010年末被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和德阳市政府授予“金融生态示范县(市)”称号。更成为德阳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一大标志。

金融创新大突破

如果要推选“十一五”德阳金融的发展关键词,那么“创新”一定名列前茅,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都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十一五”期间,全市金融机构通过深入调研、外地取经和自主研发等方式,先后推出“中小企业信贷中心”,“汽车流动银行”、“背包下乡上门服务”、“村镇电话银行”、“中小企业和农户专用POS”、“‘三农\’金融示范基地”、“金融咨询服务中心”、“送金融知识下乡”等10余种新的服务方式,研发出40余种金融新产品。

其中,罗江推出的“公司+农户—联保贷款”、“按揭下乡—产权抵押贷款”、“惠农卡—新农居贷款”、“中国幸福家园—惠农循环贷款”、“中国幸福家园—安居乐贷款”等服务城乡统筹和“三农”的信贷新产品和被誉为“广汉模式”的“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等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新产品体系,更成为德阳金融创新的两面旗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范围引起了广泛关注。德阳银行的“会员制担保贷款”,在2010年还获得“全国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十佳特优金融产品”殊荣。

保险机构的创新也不甘于人后,中国人寿和人保财险分别在旌阳和罗江开展的以新农保试点为主要品种的“保险县”建设中,取得重大进展。

银行业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市银行业为增强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功能,在软硬件方面投入巨资,先后推出星级服务、女子银行、财富中心、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与理财方式,大量增设商用POS、ATM存取(转)款机等银行自助服务设备。至2010年末,全市银行业累计发放各种信用卡524.9万张、安装ATM机518台、商用POS1230台,分别比2005年增加392.5万张、371台、843台;银行卡交易量达到2526.8万元、网上银行交易量达到2557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629.1万元、1655.7万元。

银行业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010年末,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绝对额为36.46亿元,比2005年底的53.55亿元,下降17.1亿元,不良资产占比为5.9%,比2005年的25.22%,净下降19.32个百分点。同时,实现盈利21.42亿元,比2005年的1.93亿元,猛增19.5亿元,增长10.1倍。

金融历史遗留问题大部妥善解决

截至2010年末,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含信用卡透支)已由2005年的1362万元下降到380万元;待执结的金融胜诉案件金额已由2005年的3.16亿元下降到9400万元;金融“三乱”待处置金额已由2005年的2.67亿元下降到1277万元;全市企业改制涉及金融债权由2005年末的10.6亿元下降到7.24亿元;农村信用社接收原合作基金会遗留问题金额则由2005年的5.38亿元下降到3.6亿元。

政府服务金融建立长效机制并逐步完善

2010年,市政府作为制度性规定印发了《德阳市金融工作五项制度》,对已经坚持实施多年的银企对接制度、金融联系会议制度、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评价考核制度、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会议制度等进行修改完善,使市政府服务与协调金融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制度上对德阳市金融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历经4个多月的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建市27年来的第一个金融业发展规划——《德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2010年获得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即将印发实施,这标志着德阳金融业发展又迈上新的历史起点。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迈出坚实一步

经过长时间摸索并向先进地区学习借鉴,“德阳市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心”于2010年4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挂牌营业。这标志着政府务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金融生态示范县”创建取得重大突破

2010年11月,什邡市被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授予“金融生态示范县”称号。这是首个获得该殊荣的极重灾区,也是德阳市首个金融生态示范县(市)。

(下转第七版)

新闻推荐

抓项目促发展 抓管理强服务 为推进什邡灾后跨越发展冲刺全国百强奠定坚实基础 李成金

编者按:抓项目促发展,是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抓管理强服务,则是发挥重建成果的最佳效益,造福一方百姓的明智之举。什邡市积极贯彻落实德阳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项目建设年...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不辞长做慈济人2011-04-27 04:56
评论:(金融巨变 辉煌五年 ——盘点德阳金融“十一五”发展成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