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刘芳)在一些超市显眼的货架上,总能看到“临期食品”专区,原本卖80元一件的牛奶只需要29元,原本60多元的澳大利亚进口麦片却只要20元,还有很多商品,都是“白菜价”在出售。昨日,记者走访发现,事实上购买临期食品的顾客并不多,对于愿不愿意购买临期食品,市民也持不一样的观点。
采访中,市民杨先生表示,宁可花原价购买更新鲜的食品,也不想购买临期食品,“万一对身体不好呢?”也有不少市民表示,临期食品只是快要到期的食品,又没有真的过期,没什么不能吃。“况且像牛奶,20元买两箱,还有半个多月才到期,早就喝完了,没什么问题吧。”正在超市购买商品的周大姐说。
记者注意到,一些小型超市或是一些便利店会利用晚上的时间把当天新鲜切的水果或是现做的面包做一个优惠处理,买的人很多。但保质期相对较长的临期食品却卖不动。有市民周锦对此表示,“当天做的当天吃肯定没问题啊,可是像很多保质期在半年甚至一年的食品,还有十几天过期的这种,我肯定不会买,本来就放置了那么久了,还要到期了,不知道里面的成分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记者随后在网上商城上搜索“临期食品”,出现了不同种类的东西,较多的是一些进口商品。有卖家表示,这类食品原本价格较高,临期的货品价格,买的人自然会多一些。然而记者发现,在一家售卖临期食品的线上店铺里,商家专门注明“临期食品,不支持无理由退货,无法保障产品毫发无损;膨化食品挤压泄气、饼干碎了不赔偿”。因为价格低廉就附带这些霸王条款,显然有损消费者切身利益。与此同时,在部分出售进口临期食品的折扣店,商家没有对商品保质期进行明确提示,只在明显位置标注“特价”。
那么,临期食品到底可不可以购买?记者咨询了德阳市人民医院营养科邓云医生,答案是肯定的。“可以买,因为临期食品还处于保质期内。”邓医生说。2012年1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顾客并单独出售。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如果企业正规,很多食品即使过了保质期,如果观察没有变质、变味,脂肪也没有哈喇味,那么有不少食品不仅没有变质,甚至还是处于“可食用期限”的。但是也有这样的情况,食品在贮存和流通中的环境条件变化会影响到实际保质期,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顾客在购买临期食品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查看外包装的情况,有没有挤压变形,有没有鼓胀等等,还要根据每一种食品具体的情况而定。
新闻推荐
(记者姚金帮通讯员陆天天实习生王艺涵)近日,德阳海关签发了首份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原产地证书。获签产品为中化云龙有...
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