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曾征
>>>核心提示
近年来,全域旅游逐渐升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全域旅游的全局性、空间性、带动性、整合性、共享性五大特征,奠定了其对社会生产生活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导向。德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的安排部署,以乡村旅游、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现状——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全域旅游初见成效
近年来,德阳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处处开花,全域涌现出了大量旅游景区(景点)和新型旅游业态。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共有A级景区14家、星级酒店12家、星级乡村酒店24家(其中五星级乡村酒店5家)、星级农家乐84家(其中五星级农家乐2家)、绿色旅游饭店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旅游强县1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村)14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镇乡4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7个。
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3341.3万人次,同比增长28.46%,实现旅游总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49.9%,增速高于全省33.9个百分点。德阳旅游基础不断夯实,后续力量不断积蓄:高起点规划建设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白马关入选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和省级森林小镇;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崴螺山养生产业园、蓥华山旅游开发等项目,以及中国玫瑰谷、雪茄风情小镇、航空小镇等特色小镇加快建设;四川国际航展、三星堆丝绸之路戏剧季、雪茄风情节、定向汽车拉力赛、帐篷音乐节等活动精彩纷呈。
思路——
实施六大战略 建成全域旅游目的地
对照全域旅游标准,未来,德阳市将按照“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的发展模式,重点实施六大战略,坚持“全域资源、全域规划、全境打造、全民参与”,将德阳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抓好全面创新改革和成德同城化两个“一号工程”,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机遇,牢固树立大开放、大融合、大德阳的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大成都都市圈”,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改善旅游市场环境,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全方位推进改革的工作局面。
——实施富民惠民战略。抓住全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的政策机遇,突出旅游业在促进城乡要素资源有序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三次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着力发挥旅游业富民、惠民、安民的重要作用,构建文明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旅游业发展成果普惠广大群众。
——实施产业融合战略。充分发挥旅游业“强关联、高综合、强拉动”特点与龙头带动作用,通过“旅游+”模式与文化、体育、教育、卫生、住建、环保、水利、商务、会展等行业渗透融合,推动全市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全季旅游战略。挖掘德阳冬季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温泉资源,以“龙门山冬季探险游”“麓棠山温泉度假游”“世界遗产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为立足点,开发冬季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古蜀三国文化”和“麓棠温泉”大旅游品牌,延伸德阳旅游季节,推动四季均衡旅游。
——实施配套提升战略。一是跨界融合提升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实施厕所革命,完善标志标牌、停车场、旅游咨询点、公共垃圾桶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加强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旅游商业服务设施建设。
——实施“节会展演创赛”战略。将“节会展演创赛”作为全域旅游发展抓手,整体策划“三星堆金色面具狂欢节”、“德孝上九会”、“中国航空展”、“古蜀秘境,三国传奇”大型演出、“白马关三国文化暨国际户外大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推广活动,推进旅游业全域启动、全域优化发展。
德阳市明确目标:到2020年,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55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4700万人次,基本建成产业发达、产品丰富、设施完善、服务优良、安全有序、市场竞争力位居全省前列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到203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22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2000万人次,建成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参与发展,全国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曾征
>>>核心提示
近年来,全域旅游逐渐升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全域旅游的全局性、空间性、带动性、整合性、共享性五大特征,奠定了其对社会生产生活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导向。德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的安排部署,以乡村旅游、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现状——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全域旅游初见成效
近年来,德阳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处处开花,全域涌现出了大量旅游景区(景点)和新型旅游业态。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共有A级景区14家、星级酒店12家、星级乡村酒店24家(其中五星级乡村酒店5家)、星级农家乐84家(其中五星级农家乐2家)、绿色旅游饭店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旅游强县1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村)14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镇乡4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7个。
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3341.3万人次,同比增长28.46%,实现旅游总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49.9%,增速高于全省33.9个百分点。德阳旅游基础不断夯实,后续力量不断积蓄:高起点规划建设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白马关入选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和省级森林小镇;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崴螺山养生产业园、蓥华山旅游开发等项目,以及中国玫瑰谷、雪茄风情小镇、航空小镇等特色小镇加快建设;四川国际航展、三星堆丝绸之路戏剧季、雪茄风情节、定向汽车拉力赛、帐篷音乐节等活动精彩纷呈。
思路——
实施六大战略 建成全域旅游目的地
对照全域旅游标准,未来,德阳市将按照“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的发展模式,重点实施六大战略,坚持“全域资源、全域规划、全境打造、全民参与”,将德阳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抓好全面创新改革和成德同城化两个“一号工程”,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机遇,牢固树立大开放、大融合、大德阳的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大成都都市圈”,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改善旅游市场环境,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全方位推进改革的工作局面。
——实施富民惠民战略。抓住全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的政策机遇,突出旅游业在促进城乡要素资源有序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三次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着力发挥旅游业富民、惠民、安民的重要作用,构建文明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旅游业发展成果普惠广大群众。
——实施产业融合战略。充分发挥旅游业“强关联、高综合、强拉动”特点与龙头带动作用,通过“旅游+”模式与文化、体育、教育、卫生、住建、环保、水利、商务、会展等行业渗透融合,推动全市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全季旅游战略。挖掘德阳冬季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温泉资源,以“龙门山冬季探险游”“麓棠山温泉度假游”“世界遗产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为立足点,开发冬季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古蜀三国文化”和“麓棠温泉”大旅游品牌,延伸德阳旅游季节,推动四季均衡旅游。
——实施配套提升战略。一是跨界融合提升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实施厕所革命,完善标志标牌、停车场、旅游咨询点、公共垃圾桶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加强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旅游商业服务设施建设。
——实施“节会展演创赛”战略。将“节会展演创赛”作为全域旅游发展抓手,整体策划“三星堆金色面具狂欢节”、“德孝上九会”、“中国航空展”、“古蜀秘境,三国传奇”大型演出、“白马关三国文化暨国际户外大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推广活动,推进旅游业全域启动、全域优化发展。
德阳市明确目标:到2020年,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55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4700万人次,基本建成产业发达、产品丰富、设施完善、服务优良、安全有序、市场竞争力位居全省前列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到203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22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2000万人次,建成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参与发展,全国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小区景观喷泉处张贴着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小区喷泉池排水检修。5月26日,福建省福清市金辉华府小区内,3名儿童在小区景观水池...
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