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加强安全监管提升质量安全管控力
要打造高质量产品,生产一线的安全监管是首要保障。
德阳市从严格监管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治理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安全监管,提升质量安全管控力。
严格落实产品质量监管责任。成功创建“德阳出口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立健全示范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出口产品质量竞争优势增强。大力实施质量监管示范、质量对标提升等专项行动,建立重要消费品“双随机”监督抽查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重大质量违法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重点质量案件挂牌督办等制度,健全质量申诉投诉处理机制,落实“四位一体”工业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四有两责”食品药品督查考核和激励惩处机制、“四制两查一承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机制,以从严监督促进重点领域质量水平提升。
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监管责任。落实住宅工程质量监管和质量提升行动部署,开展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强化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监督检测抽查。建立以建设工程审批、建设监管和企业资质、诚信记录为一体的“建设质量管理数字平台”,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管理手段,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远程监控和全天候监管,在全省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
严格落实服务质量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及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建立电梯运行应急处置平台,提升民生服务、医疗卫生、商务旅游等领域服务质量。围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旅游休闲等服务业重点领域,有效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引导提升服务品质。
严格落实环境治理责任。在全省率先实现环保督察全域覆盖,划定识别生态保护红线,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完成中心城区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在用2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脱硫设施全部建成。260余座加油站和5座储油库基本完成油气回收治理,淘汰各类“黄标车”和老旧汽车6580辆,完成20个集中开工水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和21家企业清洁化改造,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强化基础建设提升质量发展潜力
创新驱动,永远是提升质量发展的唯一标准。
2017年以来,德阳市加快标准创新应用。落实标准化改革要求,大力实施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全市631家企业、5146种产品的2056项标准在国家“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了自我声明公开。加快制造业标准化成果转化与应用,强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成功建立石墨烯、皮化材料、装备电缆3个省级创新联盟及新能源汽车、通信设施制造2个市级创新联盟,联盟企业有效发明专利699件,推动企业主导和参与完成12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参与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制定团体标准,填补国内空白的12个石墨烯产品系列标准正式发布并占据行业领跑者地位,《铝空燃料电池用铝合金电极材料技术规范》于2017年10月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标准立项评估,铝燃料电池UL国际标准进入审核阶段,标准化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和引领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同时,强化对产品的认证认可。结合“同线同标同质”工作和备案监管,推动认证监管联动,对全市133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生产企业792项产品开展监督巡查。规范有机产品认证市场秩序,开展42家有机产品获证企业和56项产品认证有效性检查,保证有机产品质量。加强检验检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督促70余家检验检测机构完成年度自查工作,对全市10家环境监测机构和12家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开展质量整治提升行动,确保检验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在检测技术基础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国家发电设备机械零部件产品质检中心获批筹建,德阳市节能减排综合监管平台进入建设阶段,在经开区筹建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西门子德阳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出入境产品包装实验室通过CNAS现场考核,“金属燃料电池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评审,成立了国家级出口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装备检测技术联盟”和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电梯安全监管平台正式运行,实现了电梯安全监察和检验数据智能化。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部委实验室5家,国家级技术中心7个,省级技术中心56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
加强质量人才引进,夯实质量人才队伍。积极探索“企校双师联合培训”模式,全市建成校内实训基地260个,企业实训中心13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1个,先后完成攻关项目217个、技术革新147项,取得专利67项,培训高技能人才4809人。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与职业教育国际峰会、四川省职业教育活动周暨德阳市职教宣传月等。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运用新闻媒体和质量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群众性质量教育宣传活动,提高质量共建参与度。
(上接第一版)
加强安全监管提升质量安全管控力
要打造高质量产品,生产一线的安全监管是首要保障。
德阳市从严格监管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治理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安全监管,提升质量安全管控力。
严格落实产品质量监管责任。成功创建“德阳出口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立健全示范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出口产品质量竞争优势增强。大力实施质量监管示范、质量对标提升等专项行动,建立重要消费品“双随机”监督抽查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重大质量违法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重点质量案件挂牌督办等制度,健全质量申诉投诉处理机制,落实“四位一体”工业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四有两责”食品药品督查考核和激励惩处机制、“四制两查一承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机制,以从严监督促进重点领域质量水平提升。
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监管责任。落实住宅工程质量监管和质量提升行动部署,开展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强化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监督检测抽查。建立以建设工程审批、建设监管和企业资质、诚信记录为一体的“建设质量管理数字平台”,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管理手段,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远程监控和全天候监管,在全省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
严格落实服务质量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及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建立电梯运行应急处置平台,提升民生服务、医疗卫生、商务旅游等领域服务质量。围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旅游休闲等服务业重点领域,有效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引导提升服务品质。
严格落实环境治理责任。在全省率先实现环保督察全域覆盖,划定识别生态保护红线,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完成中心城区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在用2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脱硫设施全部建成。260余座加油站和5座储油库基本完成油气回收治理,淘汰各类“黄标车”和老旧汽车6580辆,完成20个集中开工水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和21家企业清洁化改造,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强化基础建设提升质量发展潜力
创新驱动,永远是提升质量发展的唯一标准。
2017年以来,德阳市加快标准创新应用。落实标准化改革要求,大力实施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全市631家企业、5146种产品的2056项标准在国家“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了自我声明公开。加快制造业标准化成果转化与应用,强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成功建立石墨烯、皮化材料、装备电缆3个省级创新联盟及新能源汽车、通信设施制造2个市级创新联盟,联盟企业有效发明专利699件,推动企业主导和参与完成12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参与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制定团体标准,填补国内空白的12个石墨烯产品系列标准正式发布并占据行业领跑者地位,《铝空燃料电池用铝合金电极材料技术规范》于2017年10月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标准立项评估,铝燃料电池UL国际标准进入审核阶段,标准化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和引领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同时,强化对产品的认证认可。结合“同线同标同质”工作和备案监管,推动认证监管联动,对全市133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生产企业792项产品开展监督巡查。规范有机产品认证市场秩序,开展42家有机产品获证企业和56项产品认证有效性检查,保证有机产品质量。加强检验检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督促70余家检验检测机构完成年度自查工作,对全市10家环境监测机构和12家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开展质量整治提升行动,确保检验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在检测技术基础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国家发电设备机械零部件产品质检中心获批筹建,德阳市节能减排综合监管平台进入建设阶段,在经开区筹建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西门子德阳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出入境产品包装实验室通过CNAS现场考核,“金属燃料电池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评审,成立了国家级出口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装备检测技术联盟”和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电梯安全监管平台正式运行,实现了电梯安全监察和检验数据智能化。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部委实验室5家,国家级技术中心7个,省级技术中心56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
加强质量人才引进,夯实质量人才队伍。积极探索“企校双师联合培训”模式,全市建成校内实训基地260个,企业实训中心13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1个,先后完成攻关项目217个、技术革新147项,取得专利67项,培训高技能人才4809人。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与职业教育国际峰会、四川省职业教育活动周暨德阳市职教宣传月等。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运用新闻媒体和质量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群众性质量教育宣传活动,提高质量共建参与度。
新闻推荐
(记者唐茂)5月18日下午,德阳市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举行。市...
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