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德阳新闻 > 正文

德阳建市三十周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大发展

来源:德阳日报 2013-08-19 02:29   https://www.yybnet.net/

建市30年来,德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全面落实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政府促进就业职能有效发挥,全市就业总量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和人群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民参保的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入实施了人才强市战略,人才队伍明显壮大,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规模大、门类全、整体实力较强的人才队伍。不断深化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经基本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队伍活力明显增强,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切实加强了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进了劳动监察执法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劳动关系基本保持和谐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跨越工发展,实现了全市人力 资源社会保障所有业务系统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

全面落实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政府促进就业职能有效发挥,全市就业总量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实现了由政府“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向劳动者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转变,就业渠道趋于多元化,就业形式日益灵活多样,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全面实施了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实施了“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扶持和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形成帮扶困难人员就业的长效机制,加强了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做好了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藏区“9+3”学生就业工作。积极鼓励创业,不断完善创业服务工作机制,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全市7个街道、120个乡(镇)、318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服务中心(站),1334个行政村建立了服务站,基本形成了统筹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了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

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和人群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民参保的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1985年劳动合同制工人纳入养老保险范围之后,此后相继建立、完善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也逐步建立完善。2012年全市养老保险在制度上、区域上实现全覆盖,政策办法基本统一、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实现了城镇职工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重大突破和城乡居民由传统的“养儿防老”到现在“社会养老”的根本性转变。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市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0.18万、112.45万、29.5万、34.5万、33.36万,全市新农保和城居保参保人数达133.53万人。同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自2005年以来连续8次调高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标准,人均基本养老金从603元/月提高到1292元/月,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报销封顶金额也分别达到了19.5万元、12万元。

深入实施了人才强市战略,人才队伍明显壮大,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规模大、门类全、整体实力较强的人才队伍。实现了从单纯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转变,仅近十年,人社部门组织开展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63万余人次。截至2012年,选拔推荐各类专家331人,其中237位国优、省优专家,94位市优专家。认真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完善人才引进机制,2002年以来,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87项,234人次外国专家为德阳市提供智力服务。聘请16名两院院士为德阳市科技顾问,在8家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全市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切实发挥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工作者人才、技能性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六支人才队伍”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深化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经基本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队伍活力明显增强,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实现了从“大一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到分级分类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体制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扩大企业用人和分配自主权,推行劳动合同制,搞活企业内部分配,彻底打破了“铁饭碗”、“大锅饭”。实施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并于1998年完成“推公入轨”;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及配套制度,公务员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迈上新台阶。全面推进以人员聘用制为基础、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市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人员聘用制。大力实施公开考录公务员、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制度,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调等制度,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基本建立。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工资,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基本形成了与机关、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相适应的工资分配格局。

切实加强了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进了劳动监察执法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劳动关系基本保持和谐稳定。深入贯彻实施《劳动法》及配套法规,大力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自主选择、社会三方协调、政府依法调整的劳动关系调整格局基本形成。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工资支付监管,积极做好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保护。全面推进劳动保障行政调解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市、县(市、区)全部建成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劳动争议仲裁已成为处理劳动争议的有效渠道。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方便、快捷、有效的劳动维权格局,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市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佘文

新闻推荐

铆足后劲求发展 全市外贸再上新台阶

(记者孔季虹)8月19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1-7月,德阳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98857万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出口126330万美元,同比增长12.7%,完成省政府出口任务的58.7%,任务进度超过时间进度;进口72527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德阳建市三十周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大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