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德阳 今日广汉 今日什邡 今日绵竹 今日中江 今日罗江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今日绵竹 > 正文

柏隆乡贤数“二叶”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9-12-05 07:12   https://www.yybnet.net/

□ 蒋大海

叶毓山

艺术家简介:

叶毓山(1935.6—2017.1),德阳人,著名雕塑家。195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班。历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作品《歌乐山烈士纪念碑》获全国城市雕塑最佳作品奖,《杜甫》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先后创作和参与创作的《遵义红军烈士纪念碑》《上海淞沪军民抗战纪念碑》《屈原》《大江东去·苏东坡》和川北抗震主题纪念碑《新生》等100多件作品,遍布大江南北。

叶毓山胞弟叶毓中(1941.9—),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为中央美院教授。其创作的主要作品有《汉魂》《唐风》《宋韵》系列。《唐风》系列被韩国“亚洲美术馆”收藏,巨幅国画作品《长安盛景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叶毓山创作的雕塑作品《月上东山》

叶毓山创作的川北抗震主题纪念碑《新生》

叶毓山雕塑作品《陆游》

叶毓中画作

叶毓中书法作品

(一)

知晓叶毓山先生,是缘于德阳市的第一座城市雕塑。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准确说是一九八七年),德阳建市不久,在宽阔笔直的长江路临近旌湖的德阳五大领导班子汇聚的核心地段,一座名为“月上东山”的大型汉白玉雕像,背倚远处黛色的东山,悄然矗立起来。洁白基座上,一位娴静优雅的美丽女子侧身而坐,手托一弯新月,仰望星空。寓意着德阳这座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的新城,将如蓬勃的新月,在月亮女神(隐寓时代机遇)的青睐和托举下,在浩瀚无垠的神州星空中冉冉升起,洒下它迷人的清辉。这座雕像,立时成了德阳的象征和地标,为德阳人民所喜爱,鼓舞和激发着德阳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忱。人们由此记住了一个名字:叶毓山。而更让德阳人自豪的,叶毓山就是德阳本土柏隆镇人,他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历时一年之久创作完成了这个作品,作为对家乡的献礼。

因为这个缘故,我对叶毓山先生便多了一份关注,多了一些了解。叶毓山是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的弟子,是中国的大雕塑家,担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早在1962年,叶毓山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期间,所创作的《毛泽东立像》雕塑作品就入选中国军事博物馆,叶毓山成为毛泽东生前为其塑像的第一人,一举闻名于雕塑界并从此佳作不断。叶毓山先生擅长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和历史人物,他的雕塑语言简洁,文化内涵深刻,既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的慷慨悲壮,又有诗人浪漫主义的理想情怀,在探索传统与现实、民族与地方特色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表现力。他先后创作和参与创作的《毛主席纪念堂汉白玉雕像》《歌乐山烈士群雕》《上海淞沪军民抗战纪念碑》《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纪念碑》《桃园三结义》《荷香千里》《净月女神》《屈原》《杜甫》《李白》《大江东去·苏东坡》和川北抗震主题纪念碑《新生》等100多件作品,遍布大江南北,有的甚至漂洋过海。

叶毓山先生还有一位胞弟叶毓中先生,也是享誉美术界的大师,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是中央美院教授。叶毓山攻雕塑,叶毓中则以绘画书法见长,是公认的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并是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敦煌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其创作的主要作品有《汉魂》《唐风》《宋韵》系列。《唐风》系列被韩国“亚洲美术馆”收藏,巨幅国画作品《长安盛景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叶氏一门同胞俩兄弟,同时分别成为得到国际、国内高度认可的当今时代的雕塑大家和国画大家,成就了中国美术史上一段佳话,这在中国美术界甚至世界美术界都是一个极为罕见的现象。自然,他们也是柏隆乃至德阳人民的光荣和骄傲,受到家乡人民的敬重,视之为乡贤中的代表。

(二)

自古以来,中国家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都成材,但一般来说,要成为栋梁之材或有用之材,与个人天资聪颖、勤奋努力,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优越的环境影响有关,即使只具备其一或其二,只要自身勤奋,能够努力,也能成材。也许是叶家世代积善积德,从而上天特别垂青叶氏兄弟,让他们三者兼具,使其不成为杰出人物都不行。且不说他们自身资质优渥,格外努力,单说他们出生的家庭和乡土环境的影响,就对他们的人生选择和后来的成就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叶毓山和叶毓中俩兄弟分别于1935年6月和1941年9月出生于德阳县柏社乡(即今由柏社乡与隆兴乡合并的德阳市旌阳区柏隆镇)一户“耕读传家”的叶氏家庭。

他们的父亲叶先旺公,号重三(1896.8—1982.7),母亲陈蓉章夫人(1907.11—1980.7)。叶氏的先祖在清乾隆年间从广东梅州迁徙到川西坝子的柏社乡,以种植粮油叶烟为生。到了祖父叶青沅辈时,有了先培、先浓、先旺和先蓬四个男孩,他对儿子们个个寄予厚望,节衣缩食也让他们学习文化。排行老三的重三也因此而读了几年私塾,明白了儒家社会许多修身齐家的道理,并爱上了书法,与乡土画家罗东山和塾师罗伦元等文化人交上了朋友,同时拜托他们帮忙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了文化的重三眼界宽了,思维活了,精明盘算,有了半工半农的想法,便用多年积攒下的钱在场镇租了一个铺面,经营售卖自家种植的烟叶、姜黄、菜油,以及水烟丝等,手头有了些许积蓄后,便于上世纪30年代末把家从双窑村乡下迁到了场镇居住。

重三夫妇一生养育了五个孩子,毓山、毓中分别排行老三、老四,他们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重三夫妇重视儿女们的教育,在以“工”和“耕”谋取一家人生活资源的同时,对儿女的“读”极为上心,除大女儿毓清出生在家里创业最为艰苦的年代,仅初小肄业就回家协助父母做家务带弟妹外,毓珍、毓山、毓中、晓松等姐弟四人都先后被父母含辛茹苦供养上了大学。

重三夫妇还善于把家教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随时启发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自然亲切,润物无声,使叶氏兄弟受益不浅。雕塑家陈培一先生在《叶毓山创作概述》一文中曾对重三夫妇的教育方式有过生动的描述:“每到春节,柏隆镇上可以说充满了喜庆……吃过了年夜饭,父亲便牵着他的手,一家家走过,读春联,看灯笼,讲门画。哦!这个拿双锏的黄脸大汉是秦琼,那边拿单鞭的黑脸大汉是敬德,他们两个‘打三鞭还两锏’成了好朋友。喜欢听戏的母亲,则常带着他看皮影,听川戏,一边看一边给他讲戏台上的故事。哦!那个穿青衣的哥子是许仙,这个穿白衣的姐姐是白娘子……那一幅幅色彩单纯而浓烈的木板年画,那一盏盏装饰精美的纸扎灯笼,那一个个扮相俊美的戏剧人物,那一段段婉转曲折的动人故事,撞击着叶毓山幼小的心灵,激发了他对艺术最纯真的渴望和兴趣,打开了他人生最重要的通道,为他日后叩开艺术殿堂的大门,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叶毓山是这样,叶毓中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都从父母这种言传身教中获益,在幼小的心灵里就种下了文化和艺术的种子,培养了这方面的兴趣。而扎根于心的兴趣,往往会决定一个人对某项事物一生的追求。应当说,叶氏兄弟就是这方面的鲜活事例。

(三)

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环境的,好的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摇篮。

叶氏兄弟出生的县城和乡镇,都是川西坝子上文风鼎盛之地,这给予了他们丰盈的文化营养滋润。

《德阳县志》记载:叶氏兄弟出生成长的柏社乡,古名柏社镇,“早在南朝萧梁时期(502年—560年)即为苌阳县治所”,历史悠久,文风淳厚。柏隆镇地处旌阳、罗江和绵竹两区一市交界处,南与东汉孝子姜诗故里旌阳区孝泉镇为邻,西与年画之乡绵竹市孝德镇、什地镇接壤,北与罗江区略坪镇隔河相望。柏隆镇地属成都平原,土地肥沃,雨量日照充沛,灌溉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贸繁荣。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柏社乡,场镇街道古朴,街道两边大多为商户,店屋设计很人性化,商户分门别类归于场镇12个行会,如厨师归入詹王会,木匠是鲁班会,商业加入财神会……各行会每年都有一些活动,各具特色,极为闹热。

柏社乡场上,有清代雍乾时期“湖广填川”各省移民集资修建的陕西馆、南华宫、江西馆和湖广馆,还有历史更为久远的川主庙、火神庙和文武庙。凡遇会馆重大活动都会邀请戏班子在馆内戏台演出。文武庙文祀孔子,武则祀关公;川主庙和火神庙由道士照看日常香火,分别奉祀秦代治水郡守李冰和传说中的火神。

柏社乡教育发达,不仅有若干私塾存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地方土绅马久安变卖祖上田地产业,办起了新式学堂模范小学,让柏社乡跟上了周边人口和经济大镇教育的脚步。柏社乡的文化也很繁荣,有一个名为《川陕班》的川剧团,还有一个取名《民生班》的皮影剧团,据说盛时有五个戏班在乡场上竞演。乡场上还有一批在茶馆说评书、摆“围鼓”和扎住在猪市坝、灵泉寺讲圣渝的民间艺人。场镇上也有不少寺庙,如灵泉寺、普陀寺和老果寺,香火极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香客。

古老的乡场对民间传统节目极为重视,春节、端阳、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农历节日,全是按照传统要求,办得有板有眼,非常喜庆热闹,让传统文化之花开得绚丽多彩,使乡人们入眼入心。

管辖柏社乡的德阳县县城,更是历史、文化悠久灿烂的文明古城,有始建于南宋的孔庙,领文事之盛;有道教胜地凤翥山、玉皇观,彰许天师之德;并盛产潮扇,扇面配以书画,精美雅致,为文人雅士喜爱。且“清道光初年,名画家张璞山任德阳县典狱官,喜与县中绅士交往,其人善画,县人多从其学,一时蔚然成风。”其时德阳曾有“松舟竹子靖川松,斯篁美人谢芙蓉。荆门山水陈博古,黄申之的夹夹虫”之说,是地方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乡镇百姓向往的地方。

青少年时期的叶毓山和叶毓中兄弟俩,就生活在这样民风古朴、文风浓厚的县城和场镇上,长期受着丰富的民俗和儒家“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耻、勇”思想文化的浸润,在心灵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这对于他们的兴趣、爱好、修养、品性、审美、素质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叶毓中先生曾对友人谈到:小时候,哥哥喜欢带着他去看场镇上寺庙里的雕塑,很为雕塑师的技艺称奇;尤其爱到陕西馆里玩,看那些表现忠义孝道方面的画作和戏台上的演出;还常给他讲三国人物故事。就是这些,激起了他对绘画艺术的兴趣,乃至后来追随哥哥报考了四川美术学院,走上了从事绘画艺术的道路。

柏隆自古以来,出了不少乡贤,有致仕的、经商的,也有办学的、求艺的,但从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叶毓山、叶毓中兄弟最为杰出,成就最大,最有影响力,堪称柏隆乡贤中的典范。人们不仅从“二叶”在美术界的成就中感知他们的杰出,更会从他们的成长轨迹中感知这块土地的魅力,增强对乡土的眷恋和热爱,也会从他们的榜样中找到前进的动力,见贤思齐,为地方培厚福源,不断促进其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

新闻推荐

绵竹公安巡警支部主题党日走进敬老院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钟正有)11月19日下午,绵竹市公安局组织特巡警大队支部走进绵竹市孝德镇敬老院,将主题党日活动与当前开...

绵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柏隆乡贤数“二叶”)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