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已知春信至,白云脚下有天池。
12月22日,多云,几缕暖阳助兴。站在海拔接近1500米的绵竹市汉旺镇大天池村,抬头望去,不远处的白云山上已是一片白雪皑皑的冬日景象,恍如画卷,引人入胜。14岁的罗子杰是绵竹市实验学校初三(3)班的学生,今天和父母一起上山,欣赏这难得的雪景。“将来冰雪小镇建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滑雪,真好!”少年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罗子杰所说的天府(德阳)冰雪小镇,由绵竹市政府和北京卡宾滑雪集团合作共建,投资20亿元,占地约3000亩,选址就在汉旺镇,包括滑雪场、戏雪园、滑雪宾馆酒店、滑雪度假小镇等,预计2020年开工。这个项目的引进、落地和实施,正是绵竹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的举措之一,也是绵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处缩影……
本报记者徐兴铧通讯员袁文珂
当“旅游+”深入乡村:
“山里”不再少人问“乡下”从此换新颜
绵竹境内多山,景色秀美、物产丰富,唐诗曾有云“津渡逢清夜,途程尽翠微”。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绵延的大山、纵横的溪壑,却成了桎梏山里的人们发展致富的“枷锁”。近年来,随着绵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自然、淳朴为特色的休闲旅游越来越火,“开门见果树,绿水绕村宅”的画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在广济镇云盖村,每年6月下旬就开始进入“避暑旺季”,来自德阳、成都和其他市州的游客络绎不绝,高峰时期,一房难求;在九龙镇新龙村,林盘、老堰、茶庐、清水平台等景点已然成型,“一村一景”特色鲜明,“田园社区”声名远扬……如果说,十多年前的“农家乐”热潮让城里人开始愿意到乡下“吃一顿”、“玩一天”,近年来兴起的民宿经济和乡村旅游新模式,则让越来越多人爱上了下乡“住两晚”、上山“过几天”的生活方式。随着“旅游+”的“魔杖”与乡村生活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化学反应,“山里”“乡下”更美了,村民的腰包更鼓了,“酒香画境、美丽绵竹”的魅力也愈发凸显。
截至目前,绵竹已拥有乡村旅游景点50余处,农家乐500多家,其中星级农家乐21家;为乡村旅游提供农副产品的农户20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4.5万人。2019年前三季度,绵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511元,同比增长9.9%。
当“旅游+”融入产业:
多业态融合发展“大旅游”气象更新
月季大道尽头,依射水河畔而建的年俗村,已经成为外地游客必到的“打卡点”。川西民居风格的小别墅、色彩鲜艳的绵竹年画、年味浓郁的景点景观……随着原乡餐饮、风情民宿、主题集市、乡村观光、传统手作和年俗活动等业态的逐步出现,这个曾经的“年画村”正在通过主景观轴串联景观核心,全方位展示特色年俗,从而向升级版的“年俗村”锐变。
当“旅游+”融入文化产业,变革,就是这样自然。(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协调联动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德阳开展地震应急“双盲”综合演练□本报记者李鹏飞文/图为适应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
绵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绵竹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