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德阳 今日广汉 今日什邡 今日绵竹 今日中江 今日罗江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今日绵竹 > 正文

换挡提速走出顿挫期 绵竹酒业 抱团开启“复兴期”

来源:四川日报 2019-05-16 06:43   https://www.yybnet.net/

□吴娜 本报记者 周显彬

“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一句豪气的广告语,不仅道出了剑南春的历史与辉煌,也标明了中国白酒产业的一大重要坐标——德阳绵竹。

绵竹,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自古产好酒。4月中下旬,暑气渐升,灼热的空气与当地白酒产业发展热度相合——“快,再快,抓住白酒产业发展战略机遇”!这是绵竹白酒产业给记者在采访中最突出的感受。

复兴之“急”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这是白酒行业的重大利好,优势产区将迎来重大发展契机,也是我们必须抓住的战略机遇!”近日,从绵竹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黄勇到当地白酒企业负责人,全行业上下都因为一份文件而兴奋。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关于就《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传递出“白酒优势产区有望放开产业扩能限制”的消息。这对经历了抑扬顿挫发展历程的绵竹来说,无疑为白酒产业发展带来了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

其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这份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前,绵竹白酒产业已经在衔枚疾进——

组“酒局”、建平台、做规划、定政策……在发展日程上,绵竹一直是紧锣密鼓的节奏。和产业掌门人励精图治相呼应,当地白酒企业也憋着一股劲要做事情,搞技改、谈整合、建新厂、组连锁……

数据显示,2018年绵竹白酒产值实现170亿元;销售额实现128亿元;利润实现19.7亿元;利税超过50亿元,同比增速喜人。其中龙头企业剑南春集团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本身也实现了高速成长,2018年营收达到109亿元,同步增长9.13%,利润和利税更是分别实现了15.28%和28.879%的增幅。但是和其他产区以及全省白酒产业相比,“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增速来看,绵竹都存在较大差距。”有熟悉当地产业的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质量好、不缺钱,不缺市场,但是我们绵竹缺供给、缺产能。”绵竹市酒类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中国知名的浓香白酒产区,绵竹现有白酒生产许可证企业59家,其中规模企业23家,年产优质原酒16万千升。除龙头企业中国名酒剑南春外,还有绵春酒业、东圣酒业、五福酒业、碧坛春酒业、剑西酒业等二线企业。

10年前,绵竹酒企有300多家,目前却出现“十不存一”的局面。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受2008年‘5·12’特大地震和2013年开始的行业低谷期的双重影响,近10年来的绵竹白酒产业命运多舛,整体进入一个发展顿挫期,好在目前已渐渐恢复过来,正在积极追赶。”

“着急”,正是这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的具体表现。“因为现在是白酒产业发展的好时期,绵竹酒业正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奋进。”剑南春集团副总经理田锋这样向四川记者解释绵竹白酒人的集体性焦虑。

“我们已经错过了黄金10年,不能再错过白银30年!”杜甫酒业负责人彭作权的看法,代表了二线酒企共同的心态。

复兴之“集”政府、龙头、二线酒企打造“三驾马车”

时间拨回到2018年8月3日,2018川酒全国行活动首站在南京举行。组委会专门安排了以产区为主题的推介会,绵竹产区推介会用一场唐韵古风的酒礼表演开始,以代表绵竹向“5·12”震后对口援建的江苏人民集体感恩而落幕,精彩的推介会获得了满场点赞。

“准备充分,阵容整齐,团结一致。”有相关领导这样评价。随后在郑州站、济南站的活动中,这样的表现更印证了这样的评价。由此,“绵竹产区很抱团”成为产区之间的一种共识。

“抱团”有历史的成因。绵竹市酒类行业商会秘书长李嘉霖介绍,当地龙头企业剑南春集团和二线酒企之间的互动非常紧密,各个酒企的工艺、技术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绵竹酒业规模小,但必须要心齐”,这是绵竹市酒类行业商会43家会长企业负责人早已达成的共识。

同样也有现实的需要。绵竹酒业目前还处于恢复期,需要一个背靠背的稳定环境。“我做梦都想建新厂!”绵竹剑西酒业负责人江平贵的苦衷道出了多数企业的心声,“厂子没得规模,人家外来的客户就看不上,怕满足不了订单需求。”

也正是这种凝聚力,为当地白酒产业复兴构建了“急,也不失节奏”的良好环境。绵竹将以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结合,重点依托中国名酒剑南春,创建大唐国酒酿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对全市白酒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唱响“绵竹精酿”。黄勇告诉记者,绵竹下一个大计划也很紧迫,“组建政府平台酒业公司,争取6月份之前让公司转起来。”

这个平台公司担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让中小企业“满血复活”。由此一来,龙头企业、二线企业、政府平台的组合将集中绝大多数要素和支持,成为驱动绵竹白酒产业复兴的“三驾马车”。“虽然全国白酒品牌不下2万个,但是我相信‘绵竹精酿’强大的品质竞争力!”黄勇这样告诉记者。

复兴之“计”分类施策激发十足的创造力

记者了解到,未来3-5年,绵竹白酒产业的目标是达到300亿元规模。在政府产业计划谋篇布局的同时,酒企也在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各自实现自我升级。

“剑南春实现规模倍增是很容易的。”业内人士东方元辉这样表示,近年来在全国市场上,剑南春“美誉度在提高,占有率没有跟上。”“买不到”并非是饥饿营销,而是由于产能的制约。“目前我们只能集中供应优势市场。”剑南春集团相关负责人的苦恼在于——业务版图上河南、江苏等都是20亿元以上的市场,而西北、东北等口碑很好的潜力市场都还没足够“弹药”去全力开拓。

好消息是,这样的情况将迎来转变。不久前剑南春举行了一场技改升级的现场办公会,这家知名酒企很快将迎来生产规模的再次提升,启动高质+高速的发展模式。“剑南春之于绵竹,犹如茅台之于仁怀,龙头企业带动的是产区整体影响力。”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秘书长李富荣这样总结道。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同时,当地中小企业也在不断寻找市场空白,凝练特色产品,打造产品品牌,积极探寻各自的发展之路——

金加明、钟坤明、江平贵、后达兴、吉明昌……这些从业30年以上的“酒一代”们坚守原酒、贴牌、成品三板斧,依靠时间浸润和积累成就事业;马吉、汪佳这些出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酒二代”“酒三代”们则更钟情于用大数据营销、原酒连锁+互联网、诗酒文化IP打造等方式,使老派的“绵竹酒”更好对接如今的市场。

“白酒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黄勇很确定,“绵竹白酒产业要上一个台阶,不能再走寻常路。”为实现“300亿蓝图”,已确定对龙头企业、二线企业分类施策,推动龙头企业实现倍增引领,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抱团。

“由小到大的时候,可以搞集群式发展,做大之后就要精耕细作。前者是要素和支持,后者是平台的支撑。”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产区竞争成败更多来自于战略执行效率的高低。酒乡绵竹的复兴之计,只争朝夕,唯快不破。

新闻推荐

绵竹市财政局 抓实乡镇财政基本信息编报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钟正有)近日,绵竹市财政局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财政部门要求,坚持“收支平衡、准确、全面、及时”的原则...

绵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换挡提速走出顿挫期 绵竹酒业 抱团开启“复兴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