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服务对象。
文/图本报记者王三春
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10年了。越是临近纪念日,来汉旺遗址公园的人越是比寻常多了好几成,每天大约都保持在八九百人、上千人的量吧,以至于本来是前台工作人员的徐美也时不时要加入导览员的行列。
一次性艺术
这天,有一所高校的师生百余人来这里祭奠和参观。公园管委会制定了详细的接待方案,保证整个活动流程安全顺畅。其中,徐美负责纪念馆内的几个环节的接待和讲解。一早,她搭乘单位的通勤车来到纪念馆——在那座著名的永远定格于14:28的钟楼旁边——进门,“嘀”的一声,门禁系统记录下她的行踪。她要穿过序厅,进入幽暗的馆内。墙上的凹凸,代表一栋栋房子;一闪一闪的小灯,名叫呼吸灯;通道两侧的清水,寓意生生不息。这场景,从到这里工作开始,就在撞击她的心,已经快一年了。
1989年出生的徐美是汉旺本地人,现居住在两三公里外的汉旺新镇。那场灾难带给她的打击和震撼,是无可比拟的,以至于进入遗址公园工作之前,她从未踏上这块被毁灭了的故土。在观察那些视频和物品时,在讲解的过程中,她的心情会随着参观者波动,时不时地感到压抑,颤抖,起鸡皮疙瘩。
比徐美小3岁的李馨加入团队要早半年,也是本地人,在最初拿到解说词的时候,情形也很糟糕,“讲不出来,灾难过去很多年了,但还是在眼前”。从队里其他姐妹那里汲取经验,她们按自己的想法改了解说词,把情绪更多地放在讲重生、讲奉献,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精神。
很多次以后,讲解的内容渐渐融化在了脑海里。起初是“背”,后来是“理解”,先说服了自己,再去说服别人。这些改变让她们逐渐适应了角色,而且能够随着服务对象的不同而迅速调整内容,临场发挥,因而每一次解说,都成为了“一次性的艺术”。
学会了理顺自己的情绪,她们再试着去理顺服务对象的情绪。前几天,一对震后移居国外的老夫妻10年来第一次回到汉旺,祭奠女儿。那天本来明媚的阳光,却在老夫妻走进遗址区的那一刻,暗下来了,丈夫说:感觉女儿在哭。李馨暂停了讲解。与各种各样的悲伤短兵相接时,她只能听,安慰的话无法开口。待他们缓过一缓,她才伸手轻轻按了按老太太的肩膀,然后示意他们继续往前走。
享受孤独
涂晓雪主要做前台接待和协调工作,不忙的时节,遗址公园里安静得有些孤独。前台除了些零碎物件,还有一本翻得有些旧了的书,是柴静的《看见》,公园管委会要求她们制订年度学习计划,对要看多少本书也作了要求。“闲的时候,就看看书。”晓雪说。
她们称自己是“享受孤独的人”。还有王艳、周淼、张静婷、麻玉莹、陈烨林、江垚……直接与参观者打交道的有12位姑娘,都是85后,其中有9位90后。每天,她们从自己的家里出发,来到绵汉公路的尽头。这里曾经是常住人口近10万的工业重镇,如今繁华不再。很多时候,方圆1.72平方公里的遗址公园内,只有她们和其他工作人员十数人。
穿行在东汽厂遗址区,场镇遗址区,各种构筑物已成断壁残垣,只有入口处的伸缩门在履行原本的职责。曾经闪现着一个个炙热生命的厂房街道,门窗后那些熟悉不熟悉的脸,那些盛满情感的地方,默然在风雨阳光里,凝固成永远。青草和树木在忠诚地守护,绿了黄了,黄了绿了……
对于经历了大地震的她们,要从心理上与自己打仗,身体上的辛苦也就难得一提了。徐美说,其实导览的工作挺磨炼人的,特别是每年纪念日前几个月开始,接待就频繁起来。她们要组织祭奠者参观者,要解说,要开着导览车上坡下坡,要保证人与车的安全。当天来祭奠和参观的百余位师生,按接待方案被分成了好几拨,每一拨分别要完成4个环节。10个姑娘被安排在各个环节里,要跟她们说话只能在工作的间隙进行,往往说不了几句,就又被打断了。
遗址公园的安全管理人员董和荣,汉旺人,皮肤黝黑。公园还没有建起时,他就守在这里,已经快10年了。在他看来,这些经历了大地震的姑娘,是最令人信赖的讲解者吧,那些故事从她们口中道出,也从心里。
中午,师生团队的祭奠和参观活动结束了,很多人流了泪,红了眼睛。参与接待的姑娘被邀请合影留念。说一声“辛苦了”,掌声响起来。
百米外有火车经过,一声汽笛响彻上空,带来一番生气。火车属于一家磷化工企业,以前运送化工材料和产品,现在企业改了仓储物流。从接待中心的玻璃幕墙望出去,停车场边缘一座巨大的“四川绵竹清平-汉旺国家地质公园”的石碑挺拔在阳光里,去年立的。停车场又兼负了应急救援机场的功能,今年春节后刚刚建好直升机库。空气愈发清新,官宋棚堰的水愈发清澈。四周被震得露出黄土的大山,复被青色掩盖。>>>链接
绵竹市汉旺地震遗址公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包括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纪念馆、工业遗址纪念中心数字馆、东汽厂遗址区、汉旺场镇遗址区和接待中心五大区域,总面积为1.72平方公里。
迎接服务对象。
文/图本报记者王三春
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10年了。越是临近纪念日,来汉旺遗址公园的人越是比寻常多了好几成,每天大约都保持在八九百人、上千人的量吧,以至于本来是前台工作人员的徐美也时不时要加入导览员的行列。
一次性艺术
这天,有一所高校的师生百余人来这里祭奠和参观。公园管委会制定了详细的接待方案,保证整个活动流程安全顺畅。其中,徐美负责纪念馆内的几个环节的接待和讲解。一早,她搭乘单位的通勤车来到纪念馆——在那座著名的永远定格于14:28的钟楼旁边——进门,“嘀”的一声,门禁系统记录下她的行踪。她要穿过序厅,进入幽暗的馆内。墙上的凹凸,代表一栋栋房子;一闪一闪的小灯,名叫呼吸灯;通道两侧的清水,寓意生生不息。这场景,从到这里工作开始,就在撞击她的心,已经快一年了。
1989年出生的徐美是汉旺本地人,现居住在两三公里外的汉旺新镇。那场灾难带给她的打击和震撼,是无可比拟的,以至于进入遗址公园工作之前,她从未踏上这块被毁灭了的故土。在观察那些视频和物品时,在讲解的过程中,她的心情会随着参观者波动,时不时地感到压抑,颤抖,起鸡皮疙瘩。
比徐美小3岁的李馨加入团队要早半年,也是本地人,在最初拿到解说词的时候,情形也很糟糕,“讲不出来,灾难过去很多年了,但还是在眼前”。从队里其他姐妹那里汲取经验,她们按自己的想法改了解说词,把情绪更多地放在讲重生、讲奉献,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精神。
很多次以后,讲解的内容渐渐融化在了脑海里。起初是“背”,后来是“理解”,先说服了自己,再去说服别人。这些改变让她们逐渐适应了角色,而且能够随着服务对象的不同而迅速调整内容,临场发挥,因而每一次解说,都成为了“一次性的艺术”。
学会了理顺自己的情绪,她们再试着去理顺服务对象的情绪。前几天,一对震后移居国外的老夫妻10年来第一次回到汉旺,祭奠女儿。那天本来明媚的阳光,却在老夫妻走进遗址区的那一刻,暗下来了,丈夫说:感觉女儿在哭。李馨暂停了讲解。与各种各样的悲伤短兵相接时,她只能听,安慰的话无法开口。待他们缓过一缓,她才伸手轻轻按了按老太太的肩膀,然后示意他们继续往前走。
享受孤独
涂晓雪主要做前台接待和协调工作,不忙的时节,遗址公园里安静得有些孤独。前台除了些零碎物件,还有一本翻得有些旧了的书,是柴静的《看见》,公园管委会要求她们制订年度学习计划,对要看多少本书也作了要求。“闲的时候,就看看书。”晓雪说。
她们称自己是“享受孤独的人”。还有王艳、周淼、张静婷、麻玉莹、陈烨林、江垚……直接与参观者打交道的有12位姑娘,都是85后,其中有9位90后。每天,她们从自己的家里出发,来到绵汉公路的尽头。这里曾经是常住人口近10万的工业重镇,如今繁华不再。很多时候,方圆1.72平方公里的遗址公园内,只有她们和其他工作人员十数人。
穿行在东汽厂遗址区,场镇遗址区,各种构筑物已成断壁残垣,只有入口处的伸缩门在履行原本的职责。曾经闪现着一个个炙热生命的厂房街道,门窗后那些熟悉不熟悉的脸,那些盛满情感的地方,默然在风雨阳光里,凝固成永远。青草和树木在忠诚地守护,绿了黄了,黄了绿了……
对于经历了大地震的她们,要从心理上与自己打仗,身体上的辛苦也就难得一提了。徐美说,其实导览的工作挺磨炼人的,特别是每年纪念日前几个月开始,接待就频繁起来。她们要组织祭奠者参观者,要解说,要开着导览车上坡下坡,要保证人与车的安全。当天来祭奠和参观的百余位师生,按接待方案被分成了好几拨,每一拨分别要完成4个环节。10个姑娘被安排在各个环节里,要跟她们说话只能在工作的间隙进行,往往说不了几句,就又被打断了。
遗址公园的安全管理人员董和荣,汉旺人,皮肤黝黑。公园还没有建起时,他就守在这里,已经快10年了。在他看来,这些经历了大地震的姑娘,是最令人信赖的讲解者吧,那些故事从她们口中道出,也从心里。
中午,师生团队的祭奠和参观活动结束了,很多人流了泪,红了眼睛。参与接待的姑娘被邀请合影留念。说一声“辛苦了”,掌声响起来。
百米外有火车经过,一声汽笛响彻上空,带来一番生气。火车属于一家磷化工企业,以前运送化工材料和产品,现在企业改了仓储物流。从接待中心的玻璃幕墙望出去,停车场边缘一座巨大的“四川绵竹清平-汉旺国家地质公园”的石碑挺拔在阳光里,去年立的。停车场又兼负了应急救援机场的功能,今年春节后刚刚建好直升机库。空气愈发清新,官宋棚堰的水愈发清澈。四周被震得露出黄土的大山,复被青色掩盖。>>>链接
绵竹市汉旺地震遗址公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包括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纪念馆、工业遗址纪念中心数字馆、东汽厂遗址区、汉旺场镇遗址区和接待中心五大区域,总面积为1.72平方公里。
新闻推荐
本报讯(文/图记者曾啟秀)近段时间,在绵竹市东汽竹苑小区与政务服务中心之间的金山街两旁的路灯让许多人眼前一亮(图),这些路灯不仅可以实现智能照明,且每盏路灯还是一个电动汽车充电桩。记者在现场看到,...
绵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绵竹,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