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绵竹新闻 > 正文

大凉山下桃李情 ——绵竹援彝教师开展家访活动

来源:德阳日报 2016-11-2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教师们走进彝族孩子的家。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前线指挥部供图

11月13日,已是深秋,但甘洛的阳光一如夏日般热烈。绵竹对口帮扶凉山州甘洛县的教师们背上早已准备好的一大包各种糕点、饼干、文具、书籍,离开喧嚣的县城,沿着高高低低的山路再次踏上了周末家访的路程。

场景一:阿尔普子村三组

木呷,13岁,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走进他家,低矮的旧屋子,室内光线昏暗,家里除了几根板凳,几乎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更别提有家电了。

木呷的父亲在他9岁时不幸病逝,两年后,灾难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他的母亲在外打工时,被高空落下的一块重物当场砸中身亡。家里仅剩下了相依为命的三个兄弟,而他的大哥天生残疾,就这样,靠着国家的补助,兄弟三人节衣缩食勉强度日。

听着他平静地讲述这一切,所有人内心充满了悲伤,心情格外沉重。大家悉心地劝慰和鼓励他,临走时,为他留下了一袋米,一桶油,一床绒毯和一包糖果,三兄弟很是感激。

场景二:西西呷西部村

阿依,14岁,初一学生,是家里的大姐,下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她告诉老师,爸爸在成都打工,很久没回家了,他们全交由80多岁的爷爷带着,而爷爷自己也年迈体弱。

到她家时快到中午,家在半山腰上,墙壁斑驳,院里一片狼藉,弟弟妹妹正自己玩耍着,女孩准备着中午的饭菜:土豆青菜。爷爷用含混不清的彝语和教师们打着招呼,两眼浑浊憨厚地微笑。女孩说,六月份小学毕业后,爸爸差点就不让她读书,准备安排她外出打工,“幸好我一再坚持,爸爸同意了我继续上学。”阿依告诉大家,妈妈已经和爸爸离了婚,很久很久没来看他们,她很想妈妈,但是更让她难受的是弟弟妹妹经常哭着闹着要妈妈,她很难哄。教师们顿时心里感到难受,因为他们深知孩子们缺失的不仅是衣物饭食,更是家庭的完整和温暖。

场景三:移民村二组

从山上下来,大家已是汗流浃背四肢酸软,但是教师们决定继续家访。

到了木机家,木机妈妈热情地让座递水,讲述着她家的变迁,原来她家在斯觉镇的一处山腰上,交通极为不便,房屋破破烂烂,两年前国家扶贫,易地搬迁至此,条件大为改观,住上了好房子,娃娃读书也更方便了,进城买东西更容易了。说到这些,木机妈妈开心地笑着。“木机的三个哥哥都没读过几天书,现在条件好了,他最小,学校现在补助也多,一定让他好好读书。”母亲说到木机,眉宇间充满了骄傲与希望。

贫困学生家徒四壁的心酸,留守儿童对远方父母的期盼让教师们百感交集。一路上大家很少说话,孩子们的苦和痛同样成了大家心中的痛,而这些孩子就如山坡上的树,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默默顽强的生长。援彝教师带着一份责任、一份爱心,把关爱送到孩子们的心坎里……

据了解,利用周末时间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生活情况以及孩子的所盼所想,是绵竹援彝教师的一项日常性工作。他们表示,家访,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传递了温暖,而且更加坚定了他们不忘初心,做一名优秀教育人的崇高理念。

王勇 本报记者 陈晓霞

教师们走进彝族孩子的家。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前线指挥部供图

11月13日,已是深秋,但甘洛的阳光一如夏日般热烈。绵竹对口帮扶凉山州甘洛县的教师们背上早已准备好的一大包各种糕点、饼干、文具、书籍,离开喧嚣的县城,沿着高高低低的山路再次踏上了周末家访的路程。

场景一:阿尔普子村三组

木呷,13岁,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走进他家,低矮的旧屋子,室内光线昏暗,家里除了几根板凳,几乎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更别提有家电了。

木呷的父亲在他9岁时不幸病逝,两年后,灾难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他的母亲在外打工时,被高空落下的一块重物当场砸中身亡。家里仅剩下了相依为命的三个兄弟,而他的大哥天生残疾,就这样,靠着国家的补助,兄弟三人节衣缩食勉强度日。

听着他平静地讲述这一切,所有人内心充满了悲伤,心情格外沉重。大家悉心地劝慰和鼓励他,临走时,为他留下了一袋米,一桶油,一床绒毯和一包糖果,三兄弟很是感激。

场景二:西西呷西部村

阿依,14岁,初一学生,是家里的大姐,下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她告诉老师,爸爸在成都打工,很久没回家了,他们全交由80多岁的爷爷带着,而爷爷自己也年迈体弱。

到她家时快到中午,家在半山腰上,墙壁斑驳,院里一片狼藉,弟弟妹妹正自己玩耍着,女孩准备着中午的饭菜:土豆青菜。爷爷用含混不清的彝语和教师们打着招呼,两眼浑浊憨厚地微笑。女孩说,六月份小学毕业后,爸爸差点就不让她读书,准备安排她外出打工,“幸好我一再坚持,爸爸同意了我继续上学。”阿依告诉大家,妈妈已经和爸爸离了婚,很久很久没来看他们,她很想妈妈,但是更让她难受的是弟弟妹妹经常哭着闹着要妈妈,她很难哄。教师们顿时心里感到难受,因为他们深知孩子们缺失的不仅是衣物饭食,更是家庭的完整和温暖。

场景三:移民村二组

从山上下来,大家已是汗流浃背四肢酸软,但是教师们决定继续家访。

到了木机家,木机妈妈热情地让座递水,讲述着她家的变迁,原来她家在斯觉镇的一处山腰上,交通极为不便,房屋破破烂烂,两年前国家扶贫,易地搬迁至此,条件大为改观,住上了好房子,娃娃读书也更方便了,进城买东西更容易了。说到这些,木机妈妈开心地笑着。“木机的三个哥哥都没读过几天书,现在条件好了,他最小,学校现在补助也多,一定让他好好读书。”母亲说到木机,眉宇间充满了骄傲与希望。

贫困学生家徒四壁的心酸,留守儿童对远方父母的期盼让教师们百感交集。一路上大家很少说话,孩子们的苦和痛同样成了大家心中的痛,而这些孩子就如山坡上的树,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默默顽强的生长。援彝教师带着一份责任、一份爱心,把关爱送到孩子们的心坎里……

据了解,利用周末时间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生活情况以及孩子的所盼所想,是绵竹援彝教师的一项日常性工作。他们表示,家访,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传递了温暖,而且更加坚定了他们不忘初心,做一名优秀教育人的崇高理念。

王勇 本报记者 陈晓霞

新闻推荐

王平记者冉倩婷不久前绵竹市天健机械厂在绵竹市

本报讯(王平记者冉倩婷)不久前,绵竹市天健机械厂在绵竹市工商局办理动产物抵押登记后,及时在一金融机构贷款200万元用于购买机器设备。这是绵竹市工商局在开展动产物抵押登记服务中,解决企业、个体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凉山下桃李情 ——绵竹援彝教师开展家访活动)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