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绵竹市玉泉镇的张生凯和妻子坐上了前往成都的汽车。这一年,他27岁,正是怀揣青春理想,想有一番作为的年纪。也正是这样,他毅然辞去了工厂稳定的工作,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未知的创业路程。
从一无所有到实力雄厚,张生凯用20多年的打拼,换来的是一个集开发、设计、生产、销售、自营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羽绒服装专业生产企业。要转变命运就得有所作为,1994年的一天,张生凯在经过多天的深思熟虑后,向就职的玉泉羽绒厂递交了辞职书。凭着不想挣死工资养家糊口这个略显冲动的想法,张生凯来到了成都这个大都市,开始创业。
有了在羽绒厂学到的技术,张生凯把创业目标定在羽绒订做行业,他用家里的积蓄租了一家门面开始订制羽绒服。1999年,他已经在成都开了3家分店,年营业额达到了100万元。有了经济基础,张生凯想把羽绒产业做大的信心更足了。羽绒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下半年是旺季,上半年基本没事可做,他便想利用空余时间多做点事情。
“如果能够让家乡的群众都学会制作羽绒服,以后我们就可以抱团发展,将玉泉的羽绒服形成产业,做成品牌。”有了这个想法后,张生凯马上回老家买了一间门面,办起了羽绒制作培训班。上半年回家教乡亲们羽绒制作技术,下半年返回成都经营生意。张生凯就这样坚持了6年,一直到2006年,他决定回到绵竹开创自己的事业。
6年来,他培训班的学生大多都开办起了羽绒服加工坊。他也从中看到了商机——为加工坊提供羽绒布料、辅料,因为都是从张生凯这里学来的技术,加工坊的老板们也乐意在他这里购买原辅材料。销路不愁,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于2009年建立了四川凯歌羽绒厂,专门从事羽绒服生产加工。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张生凯意识到,要想在服装市场有一席之地,就得有自主品牌。于是,他在2010年创立了自己的羽绒服装品牌——“千仞雪”,又利用多年积累建起了15亩的标准化厂房,将公司更名为益豪制衣有限公司。到了2014年,公司年加工自主品牌服装20万件,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解决当地100余人就业。“目前我们正在筹备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将会达到年产值5000万元,解决200人就业。”
回首这20来年的创业路,张生凯感慨万千:“有热血,有辛酸,有失败,也有幸福。”他说,事业的成功并没让他感到骄傲,多年的风雨路程带给他的是坚忍的性格和诚实待人的理念。
谭明剑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童登俊
新闻推荐
(记者钟正有文/图)7月20日上午,绵竹市审计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赴成都锦江监狱,通过听取工作人员现场讲解,观看廉政录像、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的方式,给全体干部职工上了一堂生动的廉政警示教育课。其中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