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敏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文/图
1月18日,四川省农村电子商务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召开2015年总结暨学术研讨会。记者了解到,本次研讨会通过以培代会的形式,旨在促进交流、分享成果、总结经验,发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难点和瓶颈,通过研讨交流寻求突破口,更好服务“三农”经济和顺应四川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会议期间,研究所青年专家陈妮、薛璐芸围绕如何“吸粉(丝)引流(量)”,分别以《农产品店铺运营推广》、《网店运营》为题做了经验交流;项目负责人刘莎、陈思洋以《淘宝客服售前服务基础知识》、《移动电商简介》为题,从实战案例的角度,分享了自身从事电商运营、微商运营及指导学生实施项目的点滴成果;优秀研究人员金晓梅、刘婷婷就《农产品的包装与配送》、《农产品摄影》,结合农村电商实际解读了精彩案例。
当日下午,研究所副所长李斌就2015年研究所服务国内农村电商尤其是县域农村电商经济、研究成果做了总结汇报,并就2016年研究所工作重点提出了思路。
德阳市商务局电商科科长李禹江介绍了德阳市2015年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情况,总结了经验、指明了问题和不足,并指明了发展途径和方向;绵竹市人民政府“互联网+”办公室主任肖开华深入浅出,从发展农村电商“冷思考”的角度,以《从“六点”冻结绵竹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题做了精彩报告,以绵竹市为例、采取案例评述的形式提出了个人观点和意见,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归结为“起点、亮点、盲点、亮点、难点、远点”六个方面;四川大学川科网络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邱树雄,采取SWOT分析法,以《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思考》为题,就政府如何搭建县域电商平台、借助巨头平台与自建平台的优势与机会、缺陷和风险展开陈述,并结合四川省部分县(市、区)创建县域电商平台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的角度指导了实践。
四川省商贸学校校长、研究所所长陈世平博士站在供销经济合作领域的高度、围绕2016年四川省供销系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重点工作,结合研究所以往工作要点,为参会代表做了题为《供销社与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的精彩报告,报告归纳了四川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亮点、模式、途径和增长点,将调研项目、研究经验和成果归纳为“供销社的出路在于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商需要供销社”的精要论点,分析了“互联网+”与万村千乡的关系、供销系统发展农村电商的优势,就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及发展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要观点。
四川省商贸学校副校长、研究所副所长李晨赵对本次总结研讨活动做了精彩点评。
据悉,2015年,四川省农村电子商务研究所先后为学生提供近200个电子商务实战岗位,培养出姜莱、易明江、冉承鑫、巩文、赖晓红等“双创”明星;在崇州、泸县建立四川省农村电子商务研究所分所、在校内建成“四川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孵化园”、“四川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调研了四川全省30余个县市区农村电商发展现状,接待来所参观交流县市区40余个,开展校内外农村电商人才培训12期,参培人数达2300余人;为11个县(市、区)制定了县域农村电商发展规划,为5个县市区开发了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为31家专合社及涉农企业代开网店31个,为12家专合社及涉农企业代运营网店,为崇州、汉源等县市区编写了具有县域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教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贵富李鹏飞文/图)五彩年画挂起来,万盏灯笼亮起来,寒冬腊月的四川绵竹,到处一片热闹喜庆景象。2月1日,以“到绵竹过中国年”为主题,以“一座城市,一个符号,一种记忆”为载体,以中国年味浓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