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绵竹新闻 > 正文

文化清泉浇灌文明幸福花 ——绵竹剑南镇创新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纪实

来源:德阳日报 2015-11-17 21:25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以来,旌阳区各乡镇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文化院坝”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图为旌阳区德新镇“文化院坝”内,老年乐队正在练习弹奏新曲。

本报记者 文潇 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绵竹广场、城市公园灯光璀璨,霓虹闪烁,欢声笑语中近千名群众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构成了一道充满生机活力、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线。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应以民生改善为目的。作为绵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剑南镇党委、政府更关注城镇化推进中人的生活质量,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创新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着力提升群众文明幸福指数,让文明幸福之花开遍剑南大地。

本报记者 肖盛雄  通讯员 王勇

搭建平台 

文化惠民促和谐

在今年的全市基层农村文艺调演活动中,剑南镇以高分获得比赛第一名。该镇何以在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的绵竹各镇乡中脱颖而出?

10月中旬的一天,剑南镇玉马社区的文艺骨干正在排练节目,为即将举行的文艺表演做准备。“我们的排练不仅是为表演做准备,就是没有演出,社区的文艺爱好者也经常进行排练。”玉马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兴君说。

其实,像这样的场景,在剑南镇各社区经常看到。“文艺表演是载体,但我们更多的是把系列文化活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当中。”剑南镇文化专干刘鸿雁说,除镇上成立的剑南镇文宣队外,镇内还有玉马社区金骑演艺队、迎祥社区文宣队、天河社区“幸福之花”文艺宣传服务队等社区文化队伍,这些文艺队伍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还结合棚户区改造、公民道德建设等工作,把讲政策、说法制融入到节目中进行展示,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教育了群众,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月月有活动,季季都精彩。剑南镇文化惠民更亲民,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在剑南星光大道才艺大赛中,全镇报名参加海选的人数达到500多人,我们没有想到群众有这样高的参与热情。”该镇副镇长吴世伟说,“140个节目当中,有很多都是群众结合社区生活、社会现象编演的,镇上采取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相结合的方式,给大众一定的‘话语权\’,这就让整个活动成为群众参演、群众评判的文化大戏。”

该镇还不断夯实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在各社区建立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培训室、儿童之家、妇女之家、老年活动中心等,满足了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

天河社区居民李军对镇上的文化活动感到非常满意。他说,如今居民们不仅有了更多的文化活动场所,还有了更多参与文体活动的机会,我们真心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和社区和谐文化的浓厚氛围。

架起了“连心桥”,提升了居民认同感。通过举办文艺演出、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广大群众在活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涤荡心灵,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建设,干群齐心,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打造品牌 

普通群众当“主角”

“剑南镇的文化活动要创出自己的文化品牌,让普通市民成为文化建设主角!”该镇党委书记任正红这样定位剑南镇的文化活动。

剑南镇通过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契合了群众的期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开展百姓讲堂,发挥群众专长,由群众当主角,讲身边事、社区情;开展支书讲堂,各社区书记轮流上讲堂讲述工作经验,讲解文明幸福社区建设;开展“爱心传递,好书共享”活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文化社区、书香社区;举办社区龙门阵,宣传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事实证明,一个地方,只有树立起自己的特色品牌,才可以称之为文化大镇、文化强镇。如今,“百姓讲堂”、“社区龙门阵”等已成为剑南镇对外宣传的一张张文化名片,成为剑南文化大镇的有力佐证。

“文化活动的生命力在民众。”广大群众一旦有了舞台,艺术就有了土壤;群众如果成了主角,文化就有了生命。剑南镇在文化活动品牌打造中,激活了文化的一池清水,一个增进邻里感情、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居民文明幸福指数的特色文化品牌正在形成。 

弘扬正气 

营造社会好风尚

文化如清泉,滋润万物,悄无声息,只有将和谐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民众的心田,一个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3月6日,剑南镇在绵竹广场举行了“剑南巾帼之星”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活动持续两个多月,评选出了崇仁厚德之星、孝老敬亲之星、诚实守信之星等不同层面、不同岗位的优秀女性代表,展示了剑南镇女性宽容善良、积极乐观、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进一步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民族优良美德。

六一前夕,剑南镇文化志愿者们推着残疾孩子到苏绵公园联欢,他们和残疾孩子一起唱歌、朗诵、讲故事,孩子和家长脸上都洋溢出久违的笑容。在敬老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特校等地方,也经常能看到志愿者们表演的身影,他们将文化清泉真正浇灌到了特殊人群的心田。

在社区文宣队,《婆婆也是妈》、《立志学圣贤》、《社区大妈乐呵呵》……一个个自编自演的特色节目,有力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成为邻里关系的“润滑剂”,社会稳定的“减压阀”。迎祥社区一老上访户在文化活动的熏陶下,不仅不再上访,还参加到了文化队伍中,成为社会新风的弘扬者。

新闻推荐

绵竹市清平镇漫山遍野的银杏树

“清平镇有个白果林,白果林长得多美丽,春天来了叶子绿茵茵,冬天来了叶子似黄金……”。初冬时节,绵竹市清平镇漫山遍野的银杏树呈金黄色,像是满山披上了黄金铠甲。11月15日,清平镇羌汉山歌队的队员在盐...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清泉浇灌文明幸福花 ——绵竹剑南镇创新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