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绵竹新闻 > 正文

热爱土地痴心不改 陶瓷老板跨界农业

来源:德阳日报 2015-09-24 21:26   https://www.yybnet.net/

刘洪军精心挑选采摘回来的猕猴桃。

人物:刘洪军

返乡创业时间:2009年

创业特点:陶瓷销售的“大腕”一心要做种植业的“学生”

在绵竹市广济镇新和村,有一片300亩的猕猴桃基地,眼下正进入丰收采摘期,村民们纷纷在基地里务工投劳。这样一个成片种植的产业园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业主正是该村村民、如今的陶瓷老板刘洪军。

赚取“第一桶金”后,回到家乡再创业

丰收的9月,记者在猕猴桃基地见到了刘洪军。“这是我辛苦耕耘了六年,今年终于硕果累累了!”刘洪军说。做一个新型的职业农民,一直是刘洪军的梦想,但由于没有资金再加上种植技术不过关,一路跌跌撞撞,吃尽了苦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和妻子肖远凤就在本乡搞食用菌种植,那一年,好不容易等到收获季,却不料遇上大风,一夜之间把即将收获的食用菌全部“洗白”了。当时,刘洪军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一家人收入全靠种植传统农作物维持,家庭生活十分贫困。

为了摆脱贫困,2000年,刘洪军外出打工来到了广东省佛山市做起了陶瓷销售。由于头脑灵活,又肯吃苦,销售业绩节节攀升,他组建了自己的营销团队,把陶瓷卖得风生水起,并由此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8年,家乡遭受大地震,刘洪军从佛山赶回来。当看到震后一些田地荒废,长出了半人高的杂草,他很是心疼。于是,多年前的梦想再次萌芽。

2009年,刘洪军承包了100多亩地,投资了七八十万元开始种植猕猴桃,由于技术不过关,猕猴桃树苗全部枯死,投进去的钱几乎全部“打了水漂”。

不死心!第二年他又买来猕猴桃苗重新起步,“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资金的支撑,并且不是一两年就能出效益的。”眼见着前些年外出打工的积蓄所剩无几,2011年,他把猕猴桃基地交给妻子肖远凤管理,自己又回到佛山重操旧业,并成立了自己的陶瓷销售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赚来的钱持续投入农业。

用专业营销的理念和资源来经营农产品

如今他的基地已经逐渐发展到300亩,而前三年基本无收益,必须要第四年才能挂果,第五年才能进入丰产期。“今年天干,预计能收5万公斤,不算大丰收。”刘洪军说。

“前几年,我把主要精力用于佛山那边公司的经营,明年我准备把精力抽过来,着重基地管理,用我多年在外跑销售的经验来做农产品营销,带动整个产业链。”刘洪军称,他有很多朋友都在做食品行业,他完全可以对猕猴桃进行深加工,形成产业化。“有了专业化的营销操作,我相信,猕猴桃‘论个卖\’不是梦想。”

刘洪军希望政府给给予像他一样的返乡农民工更多支持,比如,他在扩大种植规模的时候,政府能出面协调土地租赁、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给予贷款优惠政策等。“有了政府的扶持,我可以更加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农业发展中。” 文/图 本报记者 陈晓霞

新闻推荐

梦想的征程 文艺的摇篮 ——从农村文艺调演看绵竹文化创新

由群众自编自演,拥有乡村文化气息的绵竹市第二届农村文艺调演总决赛,在历经一个多月的初赛、片区赛、总决赛后于近日圆满落幕。虽然比赛结束,但是对绵竹市富新镇“90后”文艺爱好者王小双来说,内心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热爱土地痴心不改 陶瓷老板跨界农业)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