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晓霞 通讯员 谭明剑) 新建的水泥大坝宛如长龙一般绵延不断,河道内,奔腾的河水顺流而下,宽阔的河堤上,三三两两的村民或赶路、或休憩。这是近日记者在绵竹绵远河兴隆段一段新建的河堤上看到的场景。据悉,为构建防汛减灾坚强防线,绵竹正积极开展水毁堤防修复和临时度汛工程,极大缓解今年的防汛压力。
“有了这么坚固的河堤,涨洪水我们也不怕了。”据居住在绵远河兴隆段的村民称,在“7·9”洪灾中,原来的河堤被洪水冲毁,导致附近的农田都受了灾,如今新河堤建好了,他们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7·9”洪灾后,绵竹市绵远河、石亭江、射水河、马尾河等多条河流的堤防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损毁点多达42处,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灾情过后,绵竹市水务部门多方筹措资金,整合中小河流治理、沱江流域治理等专项工程,积极开展水毁堤防修复,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水毁工程修复37处,另外5处实施了临时度汛工程措施。
位于绵竹金花镇的石亭江高景观段河堤在“7·9”洪灾中被冲毁,周边良田和房屋被淹,损失惨重。在今年的防洪治理工程中,该河堤被列为重点。据了解,该堤防水毁修复工程位于石亭江左岸,上起高景观水文站,下至砂场较高岸坡,全长1367米,工程共分二期进行建设。一期概算投资400余万元,修复水毁堤防600米,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据现场施工负责人刘洋介绍,截至目前,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另外,堤坝建好后,施工人员将对堤坝靠耕地一侧进行回填,将水毁的耕地恢复成林地。
在绵竹清平镇银杏大桥下的绵远河边,一道用铁丝笼筑成的护堤安稳地铺在河堤下方,形成了第一道防汛安全防线。在护堤上面,新建的高约4米的水泥河堤成了第二道防线。“政府投入资金为我们老百姓治理河道,今年汛期我们不怕了。”村民付大爷高兴地说。据了解,清平河道地震后年年饱受洪水冲击,为了确保行洪顺畅,保障两岸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绵竹市投入1500余万元资金,实施沱江干流清平防洪治理工程,工程包括7.3公里的河道疏浚以及1200米的堤坝修复,目前工程已经全面完工。
据绵竹市防汛办主任龙文斌介绍,去冬以来,绵竹市进行了防洪安全隐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排查,共筹集1.69亿元用于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对重点部位实施了防汛减灾工程。其中包括马尾河、射水河、石亭江12.7公里的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石亭江高景观段、绵远河汉旺段水毁堤防修复;绵远河清平汉旺河道重险河段的疏浚清淤;堤防岁修补烂;沱江干流绵竹清平防洪治理工程等。
新闻推荐
旌阳绵竹通报近期查办的7起 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记者叶书英)记者获悉,日前,旌阳区纪委、绵竹市纪委分别就近期查办的5起和2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发出通报,分别为: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期间,陈建东明知其家庭收入超出同时期最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