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游爱好者一边骑行一边游览环山美景。 本报记者 文潇 摄
春和景明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4月2日,由成都、德阳两地旅游局共同举办的2015环龙门山自行车骑游活动在绵竹年画村景区玫瑰温泉大道拉开帷幕。彭州、邛崃、大邑、都江堰、什邡、绵竹6个县(市)共同参与,骑行区域包括年画村、九龙滑草场、麓棠温泉、花水湾、新场古镇等29个景点。活动一直持续至10月15日结束。市委常委、绵竹市委书记陈彬,副市长卢也出席启动仪式。
环龙门山骑游活动是去年开始组织实施的,旨在助推大成都旅游经济区、成德旅游经济带和环大九寨特色旅游区的建设,打造成德环龙门山旅游合作区,促成成德两地旅游规划一体化、旅游基础设施一体化、旅游行业标准一体化、旅游营销推广一体化,形成环龙门山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新局面。
以“梦想跃龙门”为主题的2015环龙门山骑游活动面向社会发放龙门印趣全民互动印章护照手册,骑友持“护照”前往景区景点盖章,完成一个县(市)的骑游线路并获得所有印章后,将获赠一份纪念礼包。活动期内印完6县(市)全部印章,还可以参加终极抽奖,全域将产生10个大奖,奖金2000元。活动启动当天还有山地自行车表演、自行车道现场体验活动。车友带你游龙门传骑体验活动中,每个县(市)组织挑选1个骑游队,一共6支队,每队50名骑游体验者,对环龙门山骑游进行体验,并将骑行过程通过照片、游记、视频等方式纪录下来。主办方将其内容在成都、德阳旅游微博、微信平台上公布,大众通过点赞评论等形式参与,得到最多评论和点赞的团队和个人获得“龙门传骑精英团队”和“龙门传骑年度人物”称号和奖励。
■现场花絮
600余人体验
绵竹玫瑰大道
2日活动启动仪式当天,头戴赛车帽,穿着赛车服,骑着各式各样山地自行车的骑游爱好者们聚集在绵竹年画村景区口,参加环龙门山骑游活动。来自成德两地骑游协会600余名山地车爱好者随着一声指令,纷纷前往玫瑰温泉大道,感受这一新建的自行车骑行通道以及沿途美丽的景观。
一路上,一群头发花白,穿着统一骑游服装的老年骑游队在人群中十分显眼。他们是来自绵竹汉旺的一支老年骑游队。号令发出后,他们渐渐落在后面,但他们不急不躁地骑着自行车。“我们不跟年轻人比,我们慢慢骑到终点就可以了。”一位老人称,他们这个队伍参加骑游已经五六年了,平均年龄70岁,最年长的85岁。
终点站,来自什邡的一只专业山地车爱好队伍早已在此,他们正拿着手机拍下风景。“绵竹这个玫瑰大道修得不错,很适合骑游,一路的风光也不错。”该队伍宣称,他们将参加6个县(市、区)的盖印章护照活动,并希望能得到终极大奖。
绵竹经典骑游线路:绵竹年画村——麓棠温泉——中国玫瑰谷——遵道年画传习所——九龙滑草场——汉旺地震遗址公园
什邡经典骑游线路:师古——渔江新村——箭台——罗汉寺——马祖——红峡谷——钟鼎寺
■新闻延伸
玫瑰大道串起沿山农民致富路
在2015环龙门山骑游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供骑游爱好者体验的玫瑰大道是连接成绵高速复线,与土门麓棠温泉及沿山旅游观光带的一条重要通道,起点为孝德镇年画村,终点为土门镇麓棠村,全长12.6公里。这样一条道路将绵竹沿山与沿河连为一体,绵竹沿山60公里长的乡村公路将7个乡镇串珠成链,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沿山乡村旅游特色风景带,也成为当地农民致富之路。
近年来,绵竹市委、市政府以花为媒,以节富民,加大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在沿山、沿河镇乡发展旅游经济模式,将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另一重要经济增长点,来推动农民增收致富。随着九龙山-麓棠山乡村旅游景区等融自然与人文风光于一体的沿山旅游景区的蔚然成型,以及九龙滑草场、高效农业示范园、麓棠温泉、玫瑰谷等特色景点的逐步兴起,绵竹倾力打造的“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观雪”观光休闲和乡村旅游景致越加散发出独有韵味,为外地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绵竹百姓增收致富找到了好路子!
借力沿山旅游聚集发展的农家乐就有300多家,以遵道镇的棚花村来说,40多户人家在自家小院开起农家乐,房前屋后种树栽花、养鱼喂鸡,雅致的农家小院,美味的乡土野菜,成为广大游客踏青休闲、尽享自然的好去处。每年春暖花开或是瓜果飘香的时节,鲜李园的老板鲜天全都会忙得不可开交,“腊肉、土鸡这些食材都准备好了,竹笋、藿香、野菜也是我们自家去山上采摘的,味道巴适得很。”鲜天全说,这段时间天气好,山边的菜花、桃花、李花、梨花陆续开了,农家乐的生意红火起来了。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陈晓霞 采写
新闻推荐
2006年11月30日上午,张嵘以采访为由,接近一名持刀扬言自杀的男子,并趁其不备夺下菜刀,化解了危险。>>>人物档案张嵘,男,汉族,47岁,《德阳晚报》记者。十年里,他始终坚持为贫困学生、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