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镇年画村文化院坝,腰鼓队为客人表演。王冰 摄
自去年起四川开始推行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以下简称“文化院坝”)建设,旨在从公共文化服务这一方面填补和缩小城乡差距。德阳成为全省首批试点,自去年8月开始启动工作,规划建设331个文化院坝。一年时间过去,全市第一、第二批共132个文化院坝已建成并通过验收,剩下的199个也排出了时间表。
以绵竹为例,文化院坝这个新兴事物,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是不是如期望的那样,为农村提供了一个体现当地文化特点、并让人们喜爱停留的公共空间呢?
本报记者 王三春
有些诗情画意的四个字:“麓棠春晓”。在打造这个点时,其实也没有想到,村民房前屋后的这么一个坝子,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当地人的生活。
“麓棠春晓”是绵竹打造的众多文化院坝中的一个。从第一批试点,到第二批完成验收,再到眼下开始第三批选点,打造文化院坝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认识的渐进过程: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院坝?如何挖掘文化院坝的内涵?它能承载些什么?如果由绵竹人来创建一个“文化院坝”的百度词条,如何书写词条信息?
“麓棠春晓”位于“129”。“129”在哪?土门镇麓棠村,美丽的沿山公路边,一位村民往水泥岔道深处一指。
土门镇麓棠村1、2、9组集中居住点,被当地人直白地取名“129”。700多男女老少,住的是震后绵竹农村常见的别墅一样的漂亮农居。
就如大多数初富起来的农村一样,如果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作为支撑,仅有美丽的外表,那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空壳村”。新形势下的农村不缺吃不缺穿,缺的是品质生活。
村民罗天容给记者讲了一件事:聚居点有几十个人喜欢跳坝坝舞,大家张罗着到对门百多米远的温泉度假村停车场去跳舞,结果没两次就被“赶”出来了。
度假村管理方向村民解释,不让跳是出于安全考虑,怕车来车往的,万一出了事难以担责。村民们只好折回来,在热心组织者李芬家外面的路边一小块空地上,继续跳他们喜欢的坝坝舞。
在“129”,无论是大人们“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坝坝舞,还是小孩子们追逐嬉戏玩泥巴,这个群体也需要有一个公共空间,一个“大众客厅”,容纳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和更多更高层次的精神食粮。
这种需求,在第一批试点完成、第二批试点推开之前的一次调研中得到进一步印证。
这是一次涵盖了绵竹21个镇乡及城区的全面的走访和调研,“走到了最基层,走到了最急需的地方。”绵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钟声介绍。在聚居点、农村院落、企业厂区,有大量的文化活动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使用的设施设备,有的是市镇赠送的、有的是热心带头人自己的、或者大家凑份子购买的便携式音响,活动场地有的是在带头人自家小院,有的在一片闲置的空草地。简陋的设备和场所,与他们活动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先前建在镇机关、村委会、居委会的活动场地,并不能真正或者完全满足他们活动的需求。
通过与基层政府、村居委会和文化活动热心带头人面对面交谈,一起实地察看,得出的结论是:文化院坝必须真正植根于群众需求,把设施设备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最渴望的人手里,这才是真正解决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沉下去,再往下沉,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绵竹第二批文化院坝选点的唯一原则。
从整合资源到凸现特色
在农村,除了单家独户外,如“129”这样的聚居点算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居住单元。遵循“沉下去”这个原则,“129”被纳入第二批试点。今年4月,在聚居点中心原先的一个荒草坡上,建起来一个文化院坝,包括了多功能坝子、健身路径、农家书屋、篮球场、便民服务店等。
李芬他们的健身舞队再也不用“流浪”了。从坝坝文化到文化院坝,这是一次基于农村群众需求的华丽转身。
文化院坝由什么内容构成?因需而定。
九龙镇清泉村异地安置小区原来就有一个公共活动区域,一小片树林旁有块空地,开了一家茶馆,村民常在此喝茶打牌聊天。成为文化院坝建设试点之后,图书室装修好了,篮球架立起来了,健身器材进场了,服务本小区并辐射周边,迅速形成了一个“10分钟休闲圈”。
今年7月中旬,这里新增加一个小舞台,以一面画有年画娃娃的粉壁作为背景墙。具有浓郁绵竹风格的小舞台,成为清泉村这个文化院坝的“点睛之笔”。
“现在坝坝里还少一个舞台,不够热闹。”在一次开坝坝会时,村民的提议被九龙镇副镇长张小丽捕捉到。她随后发现,拥有一个舞台,竟是清泉村百姓的共同愿望。来自上级的专项建设资金很快争取到,不足部分由镇上补贴,还配套建了健身绿道、坝坝怀旧电影等设施。
张小丽紧接着又有了另外一个发现,小舞台建成投用之际正逢啤酒节,举办的小晚会和坝坝茶不但让村民乐在其中,还吸引了附近农家乐的游客来此享受到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张小丽认为,九龙镇以乡村休闲旅游著称,清泉村的农家乐集群已颇具规模,文化院坝建设主动融入乡村游,二者或能凸现特色、相得益彰。
麓棠村村支书陈达健也在思考,如何让“麓棠春晓”与当地的玫瑰种植产业相融合。该村地处“中国玫瑰谷”核心区,目前已投资1.2亿元,成片种植3000余亩玫瑰,根据规划到2015年末,种植面积将覆盖天宝、麓棠两村7000余亩土地。玫瑰特色文化已经在文化院坝中露出了端倪。
陈达健说:“你们看,‘麓棠春晓\’的多功能坝子,是错开的三层。那是三片玫瑰叶子的形状,染成黄绿蓝三种颜色。”“叶子”之间的一块块小花田,即是未来的玫瑰展示区,将植入大马士革玫瑰、四季玫瑰等多个品种。陈达健打算在各家各户的微田园也种上玫瑰,围上铁艺围栏,让整个聚居点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洋房”。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魏玲说,她以后想开一家手工制品店,也可以补贴家用。全家福。□文/图本报记者肖芷悠18日上午,记者来到绵竹市兴隆镇灵桥村时,魏玲正怀抱8个月大的儿子垚垚,操纵着电动轮椅热情地招呼客人到房间坐。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