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2013年度小农水建设收尾——
2月26日,绵竹市什地镇党委书记罗印杰起了个大早,指挥10个督导组深入各村,给即将完工的“小农水”项目做初检。
督导组里,既有镇、村、组的代表,又有专门邀请的专业工匠。“每一尺每一寸都要丈量清楚,不能含糊。”罗印杰说。原来,在绵竹建设“小农水”项目过程中,每个村民都出了10元钱,全市群众共筹资60万元。此外,各镇乡群众还通过义务挖沟、砍树等方式投劳折资912万元。
不仅如此,群众意见也成为了绵竹“小农水”建设的“第一标准”。
□本报记者 王域西 文/图
要实用:
这里的沟边比别处宽20厘米
在什地镇红社村4组,村民张基明正在为已经成型的沟渠抹上水泥。为了加快建设步伐,整个冬天张基明和村友都没闲着,“要赶快抹,争取赶上三月中下旬的春灌。”
张基明如此着急,原因还是去年的“7·9”洪灾,当时由于水位不断上涨,毛渠无法承受,全村田地都变成了“水塘”,损失惨重。记者在现场发现,所有沟渠都被设计成“三面光”,表面用水泥覆盖平整,但沟边却不一样宽。“一边是标准的20厘米,但另一边是40厘米,超出标准20厘米。”绵竹市水务局副局长付龙金说。
为何要增加成本,加宽沟边?
原来,在设计“小农水”建设方案时,村民们反映,之前的毛渠占去了田间道路,行走十分不便,有时甚至根本找不到下脚的地方。“我们这次建40厘米宽的沟边,相当于田间小路,村民行走起来很容易,也更安全。”
为保护新建的沟渠,什地镇还打算制定村民公约,严禁使用农用器具和机械破坏沟渠。“如果沟渠损坏,将采取谁破坏、谁负责、谁修复的原则,保证沟渠正常使用至少超过20年。”罗印杰说。
当初掏钱,张基明一点都没犹豫。“光清淘不够,得修。以前每年毛渠清掏两次,照样挡不住洪水灌不了田。”如今,他站在即将完工的沟渠前,感叹“这10元钱花得太值了”。
要生态:
节水同时不能让土地“渴着”
在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沟渠与什地镇有些不一样。“这是生态渠。”付龙金解释,在原有传统“三面光”渠道的基础上,将渠道两侧的混凝土改为多孔砖,直接与沟渠两侧土体联通,有利于沟渠对相邻农田渗水,并能及时补给地下水,有效涵养水土。
原来,传统“三面光”的沟渠,可以防渗漏,节约流水,保证灌溉。“这对打造粮经复合产业的什地镇特别重要。由于处在人民渠尾水段,什地镇多数农田用水只能靠提灌,辛辛苦苦提到地面的水再渗漏下去,很可惜。”罗印杰说。
但在渠系供水相对良好的孝德镇年画村,花卉苗木产业很少像春灌那样大量集中用水,而“三面光”渠道的水泥壁,让流水无法渗漏到地表,反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既要节约用水,又要涵养水源,怎么办?通过征集群众意见,实地调研之后,绵竹市水务局拿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根据产业需求和水源供应情况,在年画村等地使用多孔砖作为沟壁的生态渠,而在什地镇等地,主体仍然使用“三面光”的沟渠,每隔几百米修建一个渗漏池,以涵养水源。“渗漏池其实就是在沟渠的底面划出一段几十厘米长的断面,不用混凝土,而用鹅卵石铺垫,让水流可通过鹅卵石直接渗漏到地表。”付龙金说。
在年画村,生态渠的效应正在显现。“不仅能改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能带动当地旅游观光业发展,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新闻推荐
协会带动农民增收——□本报记者王域西3月,正是收莴笋的时节。绵竹市广济镇中新村的蔬菜基地一片忙碌。“今年的莴笋不错。”广济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兴武站在田间,注视收莴笋的人群。朱兴武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