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援芦干部在村民周正辉家中进行农房自建技术指导。 本报记者 毛健 摄
本报记者 叶书英
10月30日下午,临近下班时间,何俊结束了手头的工作,急促地走出了办公室。“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做群众工作,向群众讲解重建政策,让他们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何俊说,按照芦山县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芦阳镇被纳入县城的范围,现在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走村入户,向群众宣传重建政策。“上班时间,镇上大多数人都在城里务工,只有利用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去才能找到人。”何俊补充道。
何俊,德阳援芦干部之一,绵竹市孝德镇党委副书记,10月12日作为德阳市对口支援芦山灾后恢复重建的9名基层干部之一来到芦山县芦阳镇,在芦阳镇工作不满一个月,却很快对新工作上手,说起在芦阳镇的工作头头是道。
来到芦阳镇王邦俊家中,何俊朋友般地与王邦俊打招呼,说明来意后,便向王邦俊讲解起农房重建的相关政策,从国家对灾区重建资金到农房重建的程序,何俊详细讲解,并不时解答王邦俊的疑问。
“德阳援建干部很热心,他都来我们家好几趟了。”王邦俊说,在何俊的讲解下,他了解了农房重建的各项政策,期盼能够早日搬进新房。
“芦山灾后恢复重建各项政策大都与绵竹相似,以前孝德的灾后重建工作经历对现在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离开王邦俊的家,何俊又前往另一户群众家中。当前工作任务重,加班对于何俊来说是家常便饭。
在与芦阳镇相邻的思延乡,仍有德阳援建干部的身影。
10月31日上午,记者见到德阳援芦干部王代伦,由于乡上办公楼在地震中损毁严重,尚未修复,目前王代伦只能在住处办公。当天,刚结束党员代表会的王代伦正准备前往思延乡周村村民周正辉家中进行农房自建技术指导。“村上很多老百姓对抗震要求这些都不了解,必须要把好技术关。”王代伦向记者说。
周正辉家中房屋在地震中损毁严重,选择自建房,9月初动工,预计明年春天完工。来到周正辉家中,王代伦详细了解了房屋建设情况。“砖要码好,保持稳固,有啥问题直接打我电话,24小时开机。”随即,王代伦将自己电话号码留给周正辉。
“我们建房大都凭经验,正需要房屋建设的技术指导。”记下王代伦的电话,周正辉连声道谢。
据王代伦介绍,按照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思延乡将用3—5年时间打造成为芦山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带动思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建好农业示范园,当前做好房屋重建工作至关重要。”王代伦表示,他将不辜负德阳的重托,把以前什邡禾丰镇灾后恢复重建的好经验、好办法都运用在芦山。
何俊、王代伦只是德阳市对口支援芦山灾后恢复重建援建干部中的缩影,还有40余名德阳援芦干部奋战在芦山县的各个部门、乡镇,奋战在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线,肩负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390万德阳人民的重托,坚持“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克服背井离乡,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挑战,建设幸福美丽新芦山。
新闻推荐
编者按: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出发,踏上了38万公里的奔月之旅。“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这项工程的背后,也有咱们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