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绵竹新闻 > 正文

农技辅导接地气 课堂开在田野里

来源:德阳日报 2013-08-05 02:31   https://www.yybnet.net/

大规模发展蔬菜生产,如何规避因为种植面积过大带来的烂市现象?为了有效降低今年秋种的种植风险,绵竹市广济镇政府决定把“会议室”搬到户外,把“课堂”开在田野里。近日,广济镇组织该镇6个农业村村书记和主任、9户种植大户一行30余人在田间地头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讨论,同时请来绵竹市农业局、广济镇农业中心的农技人员现场支招。

“科技讲堂” 搬进种植基地

在种植户罗发容的辣椒基地,广济镇农业中心农技人员一边查看田间管理,一边给种植户讲解病虫害防治的要点。秋种怎么种?如何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为业主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意见和建议?各村怎样科学布局规模化种植基地?农技人员娓娓道来,参观人员边看边学。

对于这种接地气的“农业科技讲堂”,种植大户张付金感慨颇深。3年前,他从彭州来到中新村承包土地种植蔬菜,由于对当地气候规律把握不准,张付金率性而为的第一笔投资栽了个大跟头。“当年是农技站的鼓励和悉心指导才让我坚持了下来。”张付金告诉记者,走精加工路子,自己的高山娃娃菜备受成都的宾馆、酒店青睐。

向“乡土中国梦”迈进

从徐甲贵的西瓜大棚到马世彬的番茄基地,一路参观下来,广济镇6个农业村村干部真切感受到了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带来的成效。在马世彬面积30余亩的番茄基地旁,工人们正在将采摘的番茄装框,满满一车番茄将拉往成都销售。广济镇企管办主任侯义生为马世彬算了一笔账,按照亩产2万斤、每斤1.5元的售价来算,他的每亩番茄一季的销售额将达3万元。

“我们村没有企业,一不沿河,二不靠山,只有在土地上做文章。”中新村村主任李永义介绍。近两三年,村两委多次组织农户到外地参观学习,并从彭州引进种植大户在本村带头种植蔬菜,渐成规模的蔬菜种植让村民尝到了甜头。2012年,全村在3000多亩蔬菜种植基地务工的农户仅劳务工资就达913万元。加上土地流转的收益,村民每亩地收入达到3000余元,人平增收2000余元。

以中新村蔬菜规模种植为代表,在全镇大力推广的粮经复合模式实实在在承载起广济人“增收致富”的“乡土中国梦”。如今的广济镇,“一村、一品、一特色”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大蒜为主打,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黄背木耳、叶烟、药材种植等特色经济作物齐头并进的格局,有效推动了当地百姓增收。宋兰

新闻推荐

绵竹举办第二届金秋诗会

随着“田野上,秋天因诗歌而持续着……”的激情朗诵,近日,由绵竹市作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金秋诗会在该市剑南老街古戏台广场举行。著名藏族作家色波、苗族诗人何小竹、龚学敏、雨田、白鹤林等与存在主...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技辅导接地气 课堂开在田野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