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80后,放弃了工作,甘愿跑到绵竹市土门镇民乐村办起了菌厂。在他放弃工作,选择创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选择了付出与艰辛。
8月9日,笔者和曹云嵩几次电话联系,终于辗转找到了他的民乐菌厂。眼前这位85年的年轻人,那种创业的激情,确实让人佩服!这里没有机器的喧嚣,也没有人员的嘈杂声,相反,这里显得冷清。周围没有住户,就是一排排用板房搭建而成的厂房,只有曹云嵩一个人住在这里。
曹云嵩2010年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毕业后曾经在联通公司上班,主要从事技术和集团客户工作,每个月也有3000多元的收入。但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让曹云嵩打不起精神,“如果选择就这样过下去,会让自己觉得特别乏味!”曹云嵩说出了自己那时候的心情。“年轻人应该有年轻人的激情,或许,走自主创业这条路会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有了这样的想法,曹云嵩便有意识地注意一些创业信息。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曾经参与扶贫基金项目的熟人向他介绍土门镇民乐村一处地方,那里曾经是一家菌厂,如今没有继续办了,有可利用的基础设施。曹云嵩听说此事后,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同时也非常冷静。在做决定之前,他走访了菌类市场,了解市场行情。经过一番思考,曹云嵩终于下定创业的决心。
去年5月19日,曹云嵩告别城市的繁华生活,来到了位置偏远的民乐村,迈出了他创业的第一步。在曹云嵩到民乐村之前,另外一位合作搭档蔡辉先期到民乐村进行相关工作准备。“当时,这里确实很冷清,让人一时还不习惯。”曹云嵩向笔者介绍。万事开头难,请工人改造基础设施、增加必要的设备,经过两个多月的忙碌,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接下来便是准备生产了。8月份,他们的第一批菇上市了!这让大家高兴不已,终于有所收获了。
曹云嵩在乡村创业的故事在他的同学中引起极大反响。他的同学陈明君在“打听”到他的行踪后,来到土门了解他的创业经历。陈明君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上班。对于曹云嵩的大胆行为,陈明君在佩服之余,也有了加入创业的想法。曹云嵩表示,非常希望他成为自己的创业搭档。
从去年8月份到现在,菌厂已经生产3万包猴头菇,10万包袖珍菇。“目前,菌厂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投入,也还需要开拓市场。创业肯定不容易,不过,我已经做好准备,即便失败了,我也不后悔,人生只有经历了才会丰富多彩!”曹云嵩很坦然。 王勇
新闻推荐
(记者杜晓鹏)近日,省卫生厅评审专家组对绵竹市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工作进行了评审验收。经考核评审,绵竹市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成为德阳首个荣获此称号的县市。近年来,绵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