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突如其来,形势刻不容缓!在这紧要关头,绵竹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顽强鏖战,全力投入到抗灾救灾第一线,各级党组织中流砥柱,犹如一道冲不垮的铜墙铁壁,为人民群众筑起了生命的壁垒。
各级领导干部表率示范,深入基层靠前指挥
面对严重灾情,绵竹市第一时间启动紧急应急预案。7月9日下午,市委紧急召开全市防汛救灾工作会,通报“7·8”特大暴雨受灾情况,并就当前防汛救灾工作和灾后重建进行了安排部署。绵竹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全体领导率先垂范,奔赴各镇乡,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日夜坚守抗灾一线。
市级领导包镇乡,镇乡领导干部包村,镇村干部包片,党员干部包户,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灾情实际,走访看望群众,研究抗灾思路,协调解决现实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特别是镇乡领导干部24小时坚守在抗灾第一线,带头巡查检查、解救被困群众、妥善安置转移群众。
各级党组织中流砥柱,灾情前沿坚强筑垒
紧急关头,党组织犹如中流砥柱。7月9日,绵竹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充分发挥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抗洪抢险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全市各级党组织迅速反应,广大党员迅速出击,积极投身到抗灾救灾工作中,以实际行动鼓舞和支援抗灾救灾工作。
拱星镇党委组织全体机关干部第一时间赶往各个受灾点,查看灾情,24小时坚守在第一线,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险情。金花镇党委书记、镇长分别率领机关干部、驻村干部赶赴受灾严重村组,与当地村组党员干部和群众一道齐心协力抢险救灾。新市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兵分几路带领人员深入各处险工地段查看灾情,连夜将100余户村民撤离转移到安全地带。遵道镇党委启动了救灾预案,安排人员彻夜巡查,了解统计灾情,指导受灾农户开展自救……
各部门、各系统纷纷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投身抗灾救灾工作,气象部门及时更新降雨情况,民政部门积极筹划抗灾救助工作,国土部门全力做好地灾巡查……一场气壮山河的抗灾救灾战斗打响,无数个坚强的堡垒在洪水汹涌的浪头筑起。
全体党员奋勇抗击,抗灾一线争当表率
灾情发生后,各级党员干部迅速出击,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彰显先进性。市级“挂包帮”联系部门纷纷成立党员服务队、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奔赴联系镇乡参与抢险救灾,全市202名驻村干部在灾情发生后半小时内全部到联系村(社区)报到,参与灾情调查、群众转移工作,1379名“一帮一”干部全部深入到帮扶对象家中了解受灾情况,帮助抗洪救灾。滔滔洪水中一面面党旗更加鲜艳,一个个党员冲锋在前。
7月8日下午4时,新市镇石亭江水位迅速上涨,突发的洪水将两名施工人员困于江心孤岛。公安消防大队玉妃中队的陈建冒着生命危险用绳索在滚滚浪涛上搭建起“空中生命通道”,将所困人员慢慢地拉到岸边,成功营救2人上岸。
连日的暴雨致射水河近50米的河堤出现部分垮塌,土门镇石团村村支部书记张世富迅速带领着几十名志愿队伍参与抢修。从下午两点到晚上8点,终于将险情控制下来。
7月9日早上,位于汉旺镇牛鼻村的绵远河牛鼻子大桥突然垮塌,多处山体滑坡。年事已高、正在就医的拱星镇沿新村支部书记郭德秀不顾家人阻挠毅然拖着病体到村组指挥抗洪救灾工作……
全市各地、各行各业的党员群众,用自己的勇气、毅力和奉献,诠释着“责任”这沉甸甸的字眼。在磅礴的大雨中,在泥泞的小道上,在危险的河堤上,随处可见这样的镜头:一个个党员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将群众安危系在心头,身先士卒地冲在第一线…… 石绵组
暴雨连绵、山洪涌流,一时间,猛兽般的洪水从山涧飞泻而下,夹杂着泥沙肆虐于田间地头,横行于村庄院落。截至13日17时,已造成绵竹市21个镇乡、68024人受灾,1337户4683间房屋进水受损,37户95间房屋损坏、损毁,78座桥梁严重受损,兴隆绵远河大桥、汉旺绵远河大桥、观鱼大桥三座桥梁垮塌,184.45公里道路受损,45处堤防损毁,24座拦河堰受损。初步统计,绵竹市经济损失达171281.98万元……
新闻推荐
(记者孔季虹)为严格执行医疗保险政策,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权益,防止医疗保险欺诈等违规、违纪事件发生,今年上半年,绵竹市人社局先后对该市3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90余家定点药店实施了监督、检查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