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天文
看廖智的《鼓舞》,不得不让人受鼓舞。她用独特的舞姿去诠释生命的意义,用残缺的肢体在鼓上演绎完美的人生,宣示青春的无悔。她向社会传递了最美的正能量。
4月28日,廖智应邀参加了央视《舞出我人生》舞蹈真人秀节目。5月13日,央视柴静《看见》栏目专门采访了她。一时间,廖智成了新闻、网络追逐采访的对象,成了鼓舞和感动了无数人的新闻人物。
廖智今年28岁,是绵竹市汉旺镇人,曾在一所舞蹈培训学校当老师。不堪回首的汶川大地震,使她失去了婆婆和不满周岁的女儿,失去了自己的双腿。丈夫也知难而退,离她而去。其悲惨之状,用“家破人亡”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扼住命运的咽喉,廖智没有向厄运低头。在重庆做假肢手术时,因亲人不在身边,她就自己在手术单上签字。医生望着这位漂亮似乎还有些天真的女子问道:“你知道什么叫截肢手术吗?”廖智淡定地说:“不就是把腿锯掉吗,没什么大不了!”
锯掉双腿,安上了假肢,廖智开始了重新舞蹈的梦想。在世界小姐组委会等有关爱心人士的热情帮助下,她决定用鼓作道具,直接跪在鼓上跳舞,名曰《鼓舞》。这闻所未闻的舞种,该是中国舞蹈史上的唯一吧?
廖智从跪立动作开始训练,先是抓住床边扶把练习,后是放开扶把独立支撑。钻心的疼痛,常使她将牙齿咬得吱吱作响。她反复告诫自己不能输,再苦再难也要挺过来。苦心人天不负,经过苦练,廖智终于掌握了《鼓舞》的独门绝技,实现了重返舞台的梦想。
当人们看到一袭红衣的廖智,在一个直径2米,高1米的红鼓上翩翩起舞时,震撼了许多人的心灵。在一次以明星跳舞为看点的电视节目“舞林大会”上,廖智竟然表演了高难度的跳跃动作,艺惊四座,赢得一片唱彩声,都夸她的舞“跳”得好。
跳《鼓舞》也有风险。有一天排练时,廖智忘我表演非常投入,由于击鼓用力过猛,剧烈震动的鼓面差点把她甩到地上,幸亏男舞伴火速冲上前去将她抱住,才躲过了一劫。
有着“巴蜀一枝笔”之称的重庆书法家肖富雄感其精神,背着一支大笔,来到廖智在德阳的义演现场,为她当场奋笔疾书了“鼓舞”两个大字;有着“中国首善”之誉的陈光标受其鼓舞,决定每月按公司中层干部待遇给她发放工资,并打算给她联系北京一些好的舞蹈学校,让她前去进修。
跳《鼓舞》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廖智。现在她不仅能跳鼓上之舞,还能戴上假肢在舞台上轻歌曼舞自由飞旋。在中央电视台《舞出我人生》节目中,她和杨志刚表演的《废墟中的重生》,刚柔并济,展现了在大灾面前的不屈斗志,深深地打动了评委和观众,并一致通过成功晋级。
无腿廖智在人生路上的冲刺远不止于此。她考取了心理咨询师执照。不久前,重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她在这家企业做文化方面的工作。公司给了她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内部教员工跳舞,也可以外出参与公益演出。“4·20”芦山地震,她就是从重庆出发赶赴灾区的。
提起到灾区当志愿者,她说是因为自己在“5·12”大地震中受到的激励。当年正是一个瘦小少年钻进坍塌物的狭缝中救了她一命。
在芦山抢险救灾前线,廖智戴着假肢、冒着余震,搭建帐篷,送粮送衣,送发动机。汗水雨水湿透了衣背,泥浆尘土沾满了一身。她还在灾区为惊魂未定的儿童做各种游戏,抚慰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她特意为受灾同胞赶录了加油的舞蹈,全力为芦山的雄起鼓劲……
廖智的爱心引来无数网民的称赞,称她是“最美的志愿者”。在她的鼓舞下,有不少人主动要求去芦山抗震救灾。
“人生观是我们的第二个灵魂,当第一个灵魂跌倒时,第二个灵魂还能把我们扶起来。”廖智就是第二个灵魂扶起来的,是在《鼓舞》上,她的精神既鼓舞了自己,也鼓舞了别人。
新闻推荐
(谭明剑记者陈晓霞)记者从绵竹市水务局了解到,截至7月16日,因暴雨受灾停水的绵竹金花水厂、罗荣水厂、遵道水厂、新开水厂、什地水厂、牛鼻供水站、九龙水厂均已恢复供水。到目前为止,除清平、天池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