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绵竹新闻 > 正文

转化优势·根植社会·深入人心

来源:德阳日报 2012-08-06 03:3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绵竹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为绵竹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推进绵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巨大优势,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宣传、注重文明培育、推动文化繁荣等措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鼓舞全市干部群众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社会、深入人心。

近年来,绵竹市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引领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经济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历程中,我们更是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鼓舞全市干部群众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组织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社会、深入人心。

加强理论武装,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

凝聚全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共识,是理论武装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5·12”特大地震发生之后,面对前所未有的考验,树信心、鼓士气、励斗志,成为重建之初绵竹必须回答的命题。为此,我们主动求作为,深入开展破“三难”(地震灾情大之难、房屋重建压力重之难、产业遭重创之难),凝“三气”(志气、士气、豪气)的全市干部群众大讨论,凝炼提出了“坚定坚强坚韧不拔,敢想敢拼敢为人先”的新时期绵竹精神,以此来激励斗志、鼓舞士气、催生激情,形成了绵竹全市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服务重建”和“学援建、比贡献”等主题学习活动,深刻剖析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展理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灾后重建取得伟大胜利、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强化思想宣传,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我们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广泛宣传英雄教师谭千秋、身残志坚的鼓舞女孩廖智、断腿硬汉刘岗均、全国道德模范赵刚、抗击“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先进代表刘如松等一大批绵竹本地的先进人物,结合江苏援建者千里驰援、倾情奉献和全市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评选出了援建和重建的“百名劳动模范”,以此激励和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积极开展各类感恩活动,升华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深知,是党和全国人民的关爱,造就了新生的绵竹。我们因势利导,先后组织开展了“感恩歌曲大家唱”、“向祖国报告”、“感恩江苏”等系列活动,红色歌曲和感恩歌曲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感恩·奋进”成为建设富强、文化、生态、幸福绵竹的重要精神动力。

注重文明培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我们坚持把打造“三基地一窗口”作为增强思想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工程并不断抓紧抓好,组织各界群众参观学习,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教育市民懂感恩,知奋进。全面建成了“绵竹市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陈列室”、孝德镇年画村、汉旺镇、遵道镇棚花村等示范基地,建成“汉旺工业地震遗址纪念地”并对外开放。“三基地一窗口”已经成为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鲜活的课堂。

深化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我们坚持“创建为民,全民创建”的理念,通过全省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营造出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适宜发展的创业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推动文化繁荣,打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舞台

我们充分利用文化育人潜移默化的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建设中,以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主动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用文化教育群众,用文化团结群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又一载体。

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文化思想阵地。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全面完成271个文化项目设施重建,建设了绵竹体育中心、绵竹年画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历史博物馆、诸葛双忠祠等10余项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21个镇乡综合文化站、168家农家书屋、200余条全民健身路径,15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紧紧围绕“绵竹年画节”、“绵竹梨花节”、“绵竹赏果节”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民俗活动”等主题,积极开展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同时推进公益电影放映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工业园区建设职工书屋、俱乐部、职工之家等员工文化设施。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形成了全市城乡“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季季有精彩、人人都参与”的文化繁荣局面。

新闻推荐

孙玉祥在养殖场里精心饲养梅花鹿一对年代末年代初出生

孙玉祥在养殖场里精心饲养梅花鹿。一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年轻夫妇,放弃了在大城市的稳定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养殖梅花鹿,从一窍不通,到成为养殖能手,从最初的30头梅花鹿发展到现在100余头,进行鹿...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转化优势·根植社会·深入人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