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南镇的信息员正在辖区登记下水道井盖的具体位置。
近年来,一旦发生强降暴雨天气后,城市里时常发生内涝现象,并呈现发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滞水时间长的特点。为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绵竹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剑南分部开展城市下水道井盖拉网式普查工作,,防汛工作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治理城市内涝,其城市水道中的井盖起到极大的排导作用。剑南镇五路口社区的信息员廖振会和刘勇,从今年5月初,新增加一项任务就是对辖区的下水道井盖进行拉网式普查、登记、编号并上报社区。这是剑南镇为做好防汛工作,开展对全镇下水道井盖进行全面普查,一旦遇到暴雨警戒级别后,该镇各社区就会指定信息员负责雨情上报、掀开下水道井盖、放置安全警示标牌、清理下水道井盖周围杂物等措施以防城市内涝。
廖振会对记者说,该镇对辖区所有街道的下水道井盖分成六个片区进行普查,每个片区的统计人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协理员、信息员组成,其工作步骤是上街道普查----编号---社区编制(井盖)方位图---落实负责人---设立警示标语(牌)---(大雨时)到现场巡查灾情----反馈到社区及镇上----积水排除后立即盖好(或者通知城管局维修)。
“我们社区已经对辖区街道的122个下水道井盖和207个有关通讯井盖进行普查登记,明确了辖区污水沟、雨水沟、清水沟的井盖所在的位置和编号,同时绘制了网络示意图,明确了负责人、联系电话等”廖振会说道。目前,剑南镇12个社区已经把井盖的基本情况,绘制成草图在8月21日送到镇上,该镇再统一制成示意图,公布负责人电话,做到网格化管理街道下水道。从目前统计的情况看,剑南镇、东北镇和西南镇在绵竹城区的街道中下水道井盖共有4000多个。这些下水道井盖的综合信息将与城管、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以便更有利于应对防汛措施。
为做好防汛工作,剑南镇早在前期就向居民发放安全明白卡,还组织动员汛情监测员,应急疏散责任人,灾情收集信息员参与全镇的汛期安全,并把他们划分到各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一旦城区发布相应级别的雨情警报后,负责街道下水道的各监测人员要做到“以雨为令,降雨到岗”,迅速掀开下水道井盖,及时排通雨水,设立安全警示标语(牌),清理下水道口堵塞的杂物,积水排除后立即盖好井盖。
“ 由于下水道的深度一般在一米以上,深的有二三米。这些下水道井盖分布在道路中间或路边。一旦暴雨时节,这些下水道被掀开或者被冲坏,没有警示标语(牌)过往行人和车辆容易掉下去,造成不安全隐患,为避免这些隐患,对每一处井盖我们都设有专人监测。”廖振会说道。
为做好防汛预警工作,剑南镇各社区按照“四级预警”对辖区内每一个片区以人口普查小区图为划分,分类对每栋居民楼进行不同级别的防汛水位线标注,包括预警信号、监测人员、联系方式、集合地点、转移地点等。各社区建立防汛分类预案处置图,并张贴上墙。按“四级预警”将各片、点以不同颜色标注,并附上相应责任人和处置预案。特别是容易堵塞,低洼易涝地区的排水管作为重点疏通,同时,对城市危房进行全面检查。各社区对辖区内下穿立交和地下停车场设监测员,保持信息畅通,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抢险工作。 文 /图 王平 本报记者 陈晓霞
新闻推荐
绵竹地税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地方发展 4年累计减免税收达16余亿
2008年至2011年间,绵竹市地税局利用减免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地方灾后重建,推进结构转型、产业升级,较好地发挥了税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据统计,该局4年里累计减免各项税收达165039万余元,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