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绵竹新闻 > 正文

谷王村的千亩葡萄园

来源:德阳晚报 2012-07-25 23:25   https://www.yybnet.net/

葡萄即将上市,刘刚走进棚内检查葡萄生长情况。

2版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7月12日,记者走进绵竹市东北镇谷王村的葡萄种植基地,看到白色大棚下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挂满枝头,煞是喜人。谷王村地处绵竹市城郊,是个远近闻名的葡萄村,从1985年最初的一两户发展到如今的300余户1200余亩。

文/图 本报记者 孙祯

规模化种植出效益

“今年,你们的葡萄好销不?”“我们的葡萄销售都是供不应求,销售形势非常好,几乎每年葡萄成熟的前几天,经销商就会提前订购。”针对销路问题,东北镇谷王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刘刚说道。“由于实施精品种植,谷王村的葡萄甜度高、品相好,又属于绿色食品,一到采摘期,马上就变成抢手货。”

“种植葡萄一直是我们谷王村的主导产业,也是我们谷王村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刘刚称,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村民靠种植葡萄发家致富,自己也是其中一位。对于葡萄的经济效益,刘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亩田大约产3000多斤的葡萄,按去年批发价3元/斤计算,可收入上万元。由于种植葡萄带来非常可观的收益,这几年,谷王村的葡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成为名副其实的葡萄种植专业村。

2005年,谷王村成立了优质葡萄种植协会,“支部+协会+农户”的形式使葡萄种植有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统一品牌,提高了果农标准化生产水平。由于协会帮助营销,该村的葡萄除了销往本地市场外,还远销德阳、绵阳、广汉、彭州、什邡等地。

科学种植提升产值

为了提高种植效益,谷王村走科学种植,精品化发展之路。为了实现葡萄基地无公害生产标准,该基地葡萄全部采用纸质套袋,为其穿上“防护衣”,以提高葡萄品质。“套纸袋是实现葡萄无公害栽培的有效手段。虽然一个纸袋子需要花费1角钱的生产成本,但对葡萄的品质有很大的提升。”刘刚指着被套袋的葡萄对记者说道。

在谷王村葡萄基地里,用白色薄膜覆盖的顶棚,显得格外显眼。“顶棚是用来避雨的,这种栽培技术,是东北镇党委政府专门带我们去外地取经取回来的,它被农业专家称为‘避雨栽培\’,在葡萄栽培中是种先进技术。”刘刚指着白色的葡萄架顶棚说道,“葡萄很‘娇贵\’,不能淋雨,经历太多雨水的葡萄,其水分含量高,甜度就会降低,葡萄吃起来不甜。此外,经常淋雨的葡萄,也容易滋生病虫害,让葡萄套袋生长,就是为了防虫。”

为了改善葡萄基地的种植环境,谷王村通过棚架改造、避雨栽培、基地道路、沟渠改造等基础设施以营造更利于葡萄的生长环境。目前,该村已对300余亩葡萄的竹架改换成水泥桩柱;实施葡萄避雨栽培示范面积50余亩;基地主道路改造1000米,田间道路和沟渠改造各1200米。

走上农业产业化

“今年,我镇抓好农业产业发展,特别是基地项目的建设。”东北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谷王村优质葡萄种植特色农业示范点的建设外,还将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形成观光休闲带,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目前,该镇已规划了1000亩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正在引进外来业主和本地种植大户发展花卉苗木种植。今年12月底完成该基地主要道路和沟渠的改造。下一步,还将实施50亩精品葡萄园建设,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农户提高亩产收益,鼓励种植大户发展观光休闲葡萄园,拓宽增收渠道。

新闻推荐

魔芋产业的“魔力”再现

套种树下的蘑芋。“你别看这一个小小的魔芋,经过深加工以后,摇身一变就成了高档保健品。”绵竹山源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黄成华对着正在生长的魔芋说道。该合作社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链方式,...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谷王村的千亩葡萄园)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