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绵竹新闻 > 正文

着力“以人为本” 落脚“安居乐业” ——绵竹市全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启示录

来源:德阳日报 2012-07-09 03:3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谢晓斌 通讯员 邓安明

“年画村风景如画,你看这大片大片黄灿灿的向日葵,年画湖里十分养眼的碧荷红花,还有随处可见的年画,这是有目共睹的。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社会秩序井然,这里的群众言行中都有一种‘知恩、感恩\’的情怀,这一点最可贵,也最值得体味。”7月初,从成都专程到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采风的林女士坐在一村民的院落里休息时,不时感叹于休闲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林女士的真切感受来自于近年来绵竹市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和传统文化取得的实效,这正是该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一个缩影。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要义,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绵竹在这项事关社会民生、意义重大的工作中的实践和创造不断给人以启迪。 

民生优先——全域统筹六大体系

作为全国9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典型培育市(县)之一, 在绵竹,无论是平原、山区社区,或者是城市、农村、城乡接合部社区,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并在探索中建立相应机制。

今年,绵竹市进一步明确“统筹推进六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即:以城乡基层社区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和完善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特殊人群帮扶、矛盾纠纷化解、公共安全、思想道德“六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之路。

利用这次历史机遇,绵竹市则希望通过全域统筹推进,消除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三大问题”,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有”全覆盖,真正让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简单地说,创新社会管理就是实施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绵竹党政一班人对此异口同声,绵竹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探索重点放在统筹“六个方面”,即: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让群众安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称心;推进特殊人群帮扶体系建设,让群众宽心;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设,让群众舒心;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让群众放心;推进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让群众齐心。 

服务领先——积极搭建便民平台 

小区内青瓦房整齐划一,运动场、活动中心、阅览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不是城市里的高档商品房小区,而是位于九龙镇清泉村的一个村民集中安置点。

“5·12”特大地震后,九龙镇将原老红岩村和老沙坝村的300余户村民进行异地集中安置,选址清泉村二组。

记者看到,小区里,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个小菜园,里面分别栽种着葱、蒜和时令小菜。“这是我们的村组干部根据大家的要求改造的。”村民古建清指着自家菜园子笑着告诉记者:“我们住的这个地方,比城里的商品房小区还安逸!”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村民十分看重的“小菜园”,背后的故事值得一提。村民们从山上搬到集中安置点后,很快发现吃菜成了很大的问题,为此,镇上专门在安置点召开现场会,结合村民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想办法,将原本准备用做绿化的房前屋后地块开辟成小菜园。考虑到为村民增加更多的收入,镇村两级积极努力,为村民解决一些公益性岗位,介绍村民到就近的工厂和一些农家乐打工。

由于异地安置,二组的村民们远离原住址,加之集中安置后,经常出现涉及环境卫生、住房边界,邻里口角等矛盾纠纷。针对这种情况,九龙镇在各村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在安置点延伸成立了便民服务站,每天有一名村组干部值班,镇驻村干部也轮班到该服务站,倾听村民的诉求,及时调处村民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同时帮助村民办事。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市,得益于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便民服务体系。”绵竹市相关领导介绍,目前全市所有镇乡、村社均设立了便民中心,还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平安之家、妇女之家”等“温暖之家”,开展“家庭式关爱”,形成市、镇、村、链条式、立体式管理和社会服务。

基层在先——大力加强民主法治

孝德镇年画村由原来的射箭台村、大乘村、石墙村组建,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亿元、村集体经济净收入4000万元。

“这么大的家业,如果不公开、不透明,是很容易产生矛盾的。”村党支部书记徐世鹏说,去年7月,经全民投票,年画村通过了村民自治章程,50多页,9章、417条规定,非常具体。村里每月初还在村务公开栏公布财务收支等情况,让群众明白,也还干部清白。如今,年画村早已跻身全国小康村行列,保持着多年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的良好局面。而作为国家4A级风景区,近年来年画村更为引人注目,家家户户墙上那一幅幅色彩鲜亮的年画已经成为“和谐村”的生动体现。

“民主法治建设是‘以民为本、还权于民\’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力保证。”绵竹市有关领导介绍,创建民主法治村的过程,也是村民自治逐步实现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过程。在民主法治村的示范带领下,目前,绵竹95%的村已达到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标准。

在法治村建设过程中,绵竹各镇乡涌现出许多新做法、新经验:土门镇推行人民听证制度,强化人大监督;汉旺镇探索实施参与式预算改革,深化政务公开;经济开发区建立外地企业议政议事平台,加强政治参与……采取这一系列的举措,建立健全村社监督机构,填补了监督空白,解决了村社财务不公开、决策民主程度不够、管理不规范等实际问题,实现了村社监督制度全覆盖,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新闻推荐

月日绵竹市富新镇九胜村农民在大棚里采摘番茄九胜村多

7月5日,绵竹市富新镇九胜村农民在大棚里采摘番茄。九胜村400多农户在伍富蔬菜、永龙中药材、九胜种植等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以“公司+协会+种植户”的模式种植豇豆、瓜类等无公害绿色优质蔬菜1500...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着力“以人为本” 落脚“安居乐业” ——绵竹市全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启示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