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 杜晓鹏
嘉宾:卿尚发代表(绵竹市旅游局副局长)
贾君代表(三彩画坊设计总监)
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二五”期间,德阳市将努力打造“文化四区”,实施“六大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振兴,把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提升城市内涵。
话题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在一个“大”字
卿尚发:文化是城市的内在气质,文化有助于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在对外交流中,往往别人并不知道我所在的城市具体在哪,规划、形象如何?但每当我介绍与绵竹有关的三国故事,往往能够很快引起对方的注意,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文化所带来的效果。绵竹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城市,以绵竹年画和剑南春为代表的年画文化和酒文化已经成为绵竹重要的城市符号。德阳要建设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我认为首先要强化德阳市区中心城市的文化地位,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在做大文化产业这个蛋糕上,要全市一盘棋,掘弃行政区域划分所带来的不便,统一对文化进行开发和规划。这一点对于旅游业发展尤其关键,目前我们正在尝试让孝德镇与紧邻的旌阳区孝泉镇联合打造以孝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旅游,这种模式同样适用于有着丰富三国文化资源的罗江。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从“大”字着眼共同开发,德阳旅游发展的明天不可估量。
话题点击
5年来,德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完善,群众文化权益得到基本保障。目前,全市文化新闻出版恢复重建规划项目经过中期规划调整后有783个,规划投资12.17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全面形成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雏形。全市现有2个全国文化先进县、模范县,2个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2个全国特色文化之乡,3个国家一级文化馆,2个省级文化先进县,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2个“四川省先进文化乡镇”,4个四川省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之乡。建有598家农家书屋,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全市建有121个乡镇文化站,约有一半的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室。
话题二:年画繁荣离不开创新
贾君: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绵竹年画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业人员增加,销售量增长,这都是过去所没有的。作为年画的从业人员,我更加希望年画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我们这代人手中继续发扬光大。目前,绵竹年画的制作模式还是以家庭作坊式为主,年画的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对年画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建议大力培养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统一标准。另外在题材、工艺上大力创新,让绵竹年画这一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话题点击
2012年,德阳将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东汽精神和感恩奋进文化,培育新时期德阳精神,加强“三基地一窗口”建设,打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抓好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艺术创作生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抓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孵化园区建设,引导、扶持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文化龙头企业。
新闻推荐
灾难,让我们选择坚强 ——德阳日报新闻人“5·12”三周年作品选集《亲历》序文 □杨庆龙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杨庆龙我始终相信这样一句话:再大的暴风骤雨,也遮不住炽热的太阳;再惨痛的灾难,也压不垮我们坚强的脊梁!当无情的岁月已经像风一样逝去,经过凤凰涅槃的我们,对过去是否还有清晰的记忆?当过去三年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