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绵竹新闻 > 正文

绿色认证 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德阳日报 2011-07-15 22:37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食品行业可谓“众矢之的”, 问题食品频频曝光,一次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到风口浪尖。鱼龙混杂中,优质农产品需要表明“身份”,贴上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志,才能让市民放心选购。然而在连日的采访中,大多数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和企业均表示对此有心无力,认证过程的漫长和认证程序的繁琐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优质农产品需要表明“身份”,贴上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志,市民才能放心选购。

文/图 本报记者 汪巧 实习生 孙祯

成本高 耗时长 农户有心无力

近日,记者和绵竹市金花镇云盖村的养兔专业户蒋泽贵谈起绿色认证时,他很是苦恼:“我也曾想过,但不知道怎么能变为现实。”

蒋泽贵坦言,以前想过要注册优质农产品商标,以区别自己用兔草喂出的肉兔和市面上一些用饲料喂出的肉兔,但初步了解后就放弃了。“我打听了一下,认证不仅成本高,耗时也长,作为一个普通养殖户,哪有那个实力。”蒋泽贵说,“我更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帮助我们搭建一个平台,如果能把肉兔销往更大的市场,我肯定会继续扩大规模。”

这样的困惑不仅仅存在于普通种植户和养殖户中,不少专业合作社也为此烦恼。在金花镇,记者了解到,该镇的7个专业合作社均存在类似的问题。副镇长陈玉贵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发展金花镇的种植、养殖业,镇政府正计划统一注册商标进行销售。“因为费用问题,我们放弃了委托中介公司办理,自己进行注册,但耗时太长,目前正在进行空气和土壤的检测,最快也需要半年时间。”陈玉贵说,因为金花镇的产品大同小异,所以镇政府考虑成立相关协会,统一注册商标,各专业合作社则按照协会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各专业合作社对此都很拥护,但不论是注册成本,还是认证过程,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困难仍然存在。”

频频“撞车” 取名字就用了一个月

采访中,与金花镇情况不同的是,旌阳区高斗村从事蔬菜无土栽培的企业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为注册商标取名字,第一次报了8个名字上去,结果全部被抢注了。”企业负责人郭升万无奈地说:“这不,我们又取了6个名字,为取名字都花了一个多月时间。”

计划注册商标的金花镇也有同感。“从金花到金山、吉祥、凤凰……我们本想用镇名或村名命名,结果上网一查,好多名字都被抢注了,现在我们正苦恼取个什么名字,才能既反映出是我们金花镇的产品,又便于消费者记忆。”陈玉贵说。

从事蔬菜无土栽培的郭升万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不仅在注册商标,也在着手申请绿色认证。“我了解了一下,绿色认证是‘一品一证\’,一个产品仅送检费就是2000元,因为有风险,第一次我就送了个辣椒品种去。”郭升万说,目前他们已经获得了辣椒指标合格的检验报告,接下来就要请省上的专家进行检测了。“虽然认证费用高,过程也相当繁琐,但只要能证明我们的产品是优质绿色农产品,那都是值得的。”

绿色认证 到底有多难?

绿色认证到底有多难?记者咨询了市农业局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心工作人员衡平介绍说,绿色食品认证,从最初的认证申请到最后的颁证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其中,产品检测、省绿办进行认证审核的时间较长。首次申报一个产品的费用是8000元,超过两个以上的,每个产品4000元,产品检测费1000元。取得认证后,每年还需上交标志使用费1000元。

记者了解到,绿色认证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技术指标、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不仅生产基地要通过环境检测部门对土壤、大气和水的检测,还要经过绿色食品监督机构的检验,其生产出的最终产品既要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卫生标准,也要在仓储和包装上符合“绿色产品”标志的使用规范,如此的高标准,才保证了食品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高品质。

对于如今德阳市部分优质农产品“犹抱琵琶半遮面”,有“品”无“证”的现状,生产企业和农户都有些许无奈,这也无疑为专门来选购优质菜的市民、菜商增加了选购、批发的难度。建立有效的平台,助推德阳市优质农产品获得标记“身份证”,不仅仅是生产企业和农户所期望的,也是消费者的热切希冀。

新闻推荐

一挂牌标的绵竹市年第三季度罚没物资标的报废机动车一

一、挂牌标的:绵竹市2011年第三季度罚没物资,标的1:报废机动车一批;标的2:其他罚没物资一批。二、挂牌时间、地点、竞买保证金:本次挂牌的详细资料和具体要求,见竞买须知。申请人可于2011年8月26日至201...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绿色认证 想说爱你不容易)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