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平广场新建的临时停机坪。
清平农房重建正紧张施工。
走马岭等泥石流治理工程新建了河堤,可疏导泥石流。
清平乡河道应急治理效果明显。
蔺家坎新建农房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外墙装饰。
建在盐井村村部的应急避难场所。
治理泥石流的同时新建排导槽。文/图 王平
绵竹市清平乡遭受“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在各级的关心下,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6月13日,笔者在清平乡看到,到处是施工忙碌的场景,昔日满目疮痍的场景正在远离这个山里的乡镇。河道应急治理疏导了河道、新建了河堤,几条泥石流沟的治理成效显现。清平广场已新建起临时停机坪,各村建立起应急避难场所。在盐井村新建的清平乡通往安县的另一条出山道路已经打通,由此形成空中、汉清路、清(平)安(县)等3条出山通道。
据了解,如今的清平乡已重新开挖成型的河道宽100米,河床较去年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的淤积面下降了8至10米。河床两岸的水泥护坡大部分已完成浇筑。在今年7月之前,清平河道应急治理的主体工程将完成。按照清平河道应急治理规划设计方案,河道应急治理采用20年一遇洪水的堤防标准。堤防尽可能恢复河道原貌,对银杏桥至“幸福家园”下游峡口河段进行开挖疏浚,并筑堤护岸,确保棋盘村区域、清平小学区域、“幸福家园”区域在遭遇洪水时的河道行洪安全。
与此同时,清平乡的灾后重建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清平乡建成“新农村综合示范体”的示范点要求,以推进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加快推进为措施,以保障民生为主线,努力建设“安全又宜居、民居有特色、设施齐配套、产业强支撑、乡风更文明”的新农村综合体,打造特色突出的“九顶山下的银杏小镇”,形成低碳节能、生态安全、科学循环的旅游新镇。
新闻推荐
竹资交告字[2011]11号经绵竹市人民政府批准,绵竹市国土资源局决定以公开拍卖方式出让新市镇场镇(原新市中心校)壹幅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并授权委托绵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拍卖出让工作。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