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震救灾一线强化干部的使命意识。“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绵竹市把抗震救灾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第一课堂”,视群众为亲人,以为民排忧解难为使命。灾难突降,救人、安置、防疫等抗震救灾工作十分繁重。担当急难险重任务,既是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对干部的最大挑战和严峻考验。绵竹市委针对部分党政班子成员遇难、受伤的重灾镇乡,及时安排干部补位,坚定地担负起神圣的使命,带领本地干部群众迅速投身到抗震救灾;同时,迅速抽调200名优秀干部和部分重点考察对象充实到重灾镇乡工作,让广大干部在抢险救人、安置群众的严峻考验中锻炼成长。对这些在关键时刻有担当、艰难困苦不言弃的干部,绵竹市委严格考察、大胆使用。
在住房重建一线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绵竹市把解决全市51万人安居问题作为检验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尺,要求广大干部坚持深入到村组农户,帮助受灾群众想点子、谋思路,协调解决资金和建材问题,为顺利实现全市住房重建工作攻坚取胜履职尽责。该市住建局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灾后住房重建,进村入户大力宣传重建政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全市城乡住房建设规划,争取到百余名专业人士来绵做好农房重建质量监管,坚持深入施工现场检查督促,委派监督员对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监管,有效地确保全市重建农房的质量,并按时全面完成两万余户农房维修加固和13万户重建任务。
在产业恢复一线强化干部的发展意识。为坚决重返全省县域经济“十强”,绵竹市将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全市工作重点,把广大干部推到促进发展第一线。抽调懂经济、发展能力强的干部到园区管委会工作,将项目建设与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考核挂钩,狠抓项目落地,促企业早日投产,为建好“一区带五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奠定基础。对在经济发展主干线上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在镇乡,在部门,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积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提振重建信心。龙蟒钛业公司“8改14”项目的征地工作中,新市镇干部不分白天黑夜,到群众家中宣传国家政策,讲清经济发展和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充分听取群众诉求后,制定出政策许可、群众满意的解决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在信访维稳一线强化干部的服务意识。大地震后,超负荷的重建工作令绵竹的各种矛盾凸显。该市通过积极开展干部大下访、大接访活动,进村入户倾听民声,全力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各级干部服务意识得到强化和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增长。灾后重建中,金花镇的农房全部需要重建,有3个村需要跨镇整体搬迁、异地安置 ,其余4个村有7个组需要跨组异地安置。面对艰巨的重建任务、异常突出的社会矛盾和纷繁复杂的群众诉求,该镇领导班子和干部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通过“政策解读+积极动员、倾听呼声+耐心引导、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一条龙服务,有力确保搬迁重建中“人心齐、速度快、效果好”,顺利实现了“魅力金花”的科学重建、和谐重建。
新闻推荐
陈涛,男,32岁,四川省绵竹市公安局清平派出所民警。●“从小我就立志当一名警察,既然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这辈子我就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和头上的警徽!”——陈涛●“全靠涛儿他们及时救援,否则不晓得要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