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绵竹新闻 > 正文

绵竹加快灾区生态植被修复工作

来源:德阳日报 2011-04-06 22:42   https://www.yybnet.net/

4月2日,在旌阳区科技特派员服务新农村启动暨食(药)用菌种植技术培训会现场,来自省农科院、省林科院、四川农业大学以及旌阳区的10位专家被聘为旌阳区科技特派员,以此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依靠科技实现增收致富的能力。图为国家药用菌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郑林用正向与会者传授食(药)用菌种植技术。尹恒 本报记者 蒋文戈 摄

(任红英 记者 孔季虹)正是植树季节,当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各种形式的植树宣传时,有一支默默无闻的队伍一如既往地忙碌着,他们活跃在山里,营造了一片又一片的树林,封育了一座又一座的山丘,这支由绵竹市国营林场职工和农民工近50人组成的造林队伍,驻扎在清平乡境内的水坪工区(云湖国家森林公园),他们每天都要前往那些没有树木甚至连杂草都不生的陡峭荒坡,栽植树苗,加快灾区生态植被修复工作,让一片片荒坡恢复绿色。

据介绍,生态植被修复在2010年就由绵竹市国营林场组织完成,涉及清平乡境内的水坪工区(云湖国家森林公园)、黑洞岩、韩家大坪与九龙镇境内的清水河工区。但去年的“8·13”特大泥石流,冲毁了部分栽植的幼苗,冬季的严寒天气,又造成部分苗木死亡。为尽快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筑起绿色生态屏障,林场职工冒着初春的寒风、踏着山坡残余的积雪,从今年2月下旬就开始补植。被损毁地方的山体是贫瘠的,很多地方全是石头,大多数地方只有石块里渗和着少量的泥土,为了提高植株的成活率,他们在条件差的地方种下刺槐苗,条件稍好的地方则按“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功能需要选择相应树种。尽管由于作业条件艰难,一天下来,一个人大约只能栽植树苗100株,但这些造林员仍然不懈努力,加快灾区生态植被修复,确保早日让这里“山变绿、水变清、天变蓝。”

新闻推荐

唐宏: 让老乡住得好

看一看乡亲在自己修的房子里住得好不好,这是唐宏最关心的事。“最大的心愿,就是到援建的房子那里看一看。”这段时间,曾任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绵竹项目部经理的唐宏特别忙,但听说有机会到绵竹,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绵竹加快灾区生态植被修复工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