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论坛
经过近3年的重建,曾经满目疮痍的绵竹实现了嬗变重生,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发展一路向好,但是,比照兄弟县(市、区),当前的绵竹,仍然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历史如长河,发展无止境。我们绝不能停留在已有成果上高枕无忧,而必须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理念,集中精力抓大事,集中力量抓重点突破,挺进产业发展,锤炼队伍抓发展,蹚进狠抓产业的“深水区”,抢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紧扣目标抓发展。去年底,我们响亮提出了今年坚决重返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和新五年“10000美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万人口中等城市、3个过百亿支柱产业、500亿级经济开发区”的“1235”发展目标,响亮提出了建成全面小康的富强绵竹、文化绵竹、生态绵竹和幸福绵竹的奋斗目标。当前,绵竹全市工作的中心,就是围绕“重返十强”和“1235”目标,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主基调,用实践、用奋斗确保目标实现。
解放思想抓发展。适应绵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需要我们推动全市新一轮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特别要学会“打开门来看优势,关起门来找问题”,深刻认识到绵竹的差距。通过思想解放,树立“抢先一拍,领先一步”的机遇意识、“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强化重点抓发展。抓发展,既要统筹兼顾,又要重点突破。结合绵竹实际,要抓住以下三个重点。一要强化产业发展。二要强化城乡统筹。三要强化民生保障。发展民生,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收入富民。把基层党员、示范大户的创业潜力发挥出来,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创业改变命运、走向富裕。另一方面是提高保障惠民。要强力推进各类惠民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构建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
扩大优势抓发展。扩大优势抓突破,是“优选竞争”法则在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是抓重点的具体思路和方法。灾后重建以来,我们创造了诸多发展优势,把握好这些优势,使优势不断扩大,使优势成为强势,是我们当前抓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要扩大三大支柱产业的优势。坚持在食品饮料产业上作文章,通过狠抓川西第一酒城建设,引导绵竹市酒类生产企业入园集中、规模生产,加快推进剑南春酒业品牌和市场运作,壮大发展其他酒类品牌,形成带动有龙头、争先齐发展的集聚优势。坚持在精细化工产业上作文章,推动产业升级、突出精细深加工、提高产品效益上,做大做强精细化工产业。坚持在机械(电)加工、硅酸盐建材制造业上作文章,尤其要以加快西部钣金园区建设为主攻方向,狠下功夫引入制造产业发展新项目,大力培育配套机械加工基地和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发展新型建材和玻璃制品等硅酸盐制造业,推动做大做强机械(电)加工、硅酸盐建材制造业。二要扩大灾后重建成果的优势。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奋斗,我们取得了可喜的重建成果,当前,我们要不断发掘巨大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发展空间,科学完善和推进旅游发展战略,充分整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重建资源,深度开发灾后重建成果游;在商贸物流业上,我们要立足重建完成后区位改变,特别是依托绵茂公路、成绵高速二线、成兰铁路等重大交通干道优势,加快推动物流集中发展区建设。三要扩大产业园区蓬勃兴起的优势。产业园区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助推器,依靠园区是发展经济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推进灾后经济产业振兴的成功经验。在园区产业布局上,要结合绵竹全市产业发展,推动各园区优化布局、形成特色,健全引企入园机制,实现入园企业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和合作发展。四要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在新的发展时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绵竹跨越攻坚、加快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增强内力、巧借外力上下功夫,充分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锤炼队伍抓发展。实现发展目标,关键是我们怎样培育和锤炼一支进取开拓、勤廉实干、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途径,着力打造民主团结、勤廉双优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新闻推荐
4月25日中午时分,上午最后一节课刚结束,绵竹市九龙学校的校园里立即热闹起来,孩子们手持饭盒,一路小跑着奔向食堂享用午餐。四年级一班的李欣雨和班上的同学来得稍晚一些,打好饭菜后,几个人在靠近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