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绵竹新闻 > 正文

让受灾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清平乡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现场见闻

来源:德阳日报 2011-03-07 22:43   https://www.yybnet.net/

大湔坪集中安置点局部效果图。 清平乡供图 蔺家坎集中安置点建设正加紧推进。 本报记者 谢晓斌 摄“蔺家坎集中安置点依山而上,农房就顺着地势的走向,分成几台来建设,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三台。”3月3日上午,绵竹市清平乡政府重建办的工作人员指着眼前的工地,向记者介绍起农房修建的情况。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蓝天白云之下,地处大山深处的清平乡更显生机盎然。“开春以来,施工单位充分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时间修建农房。在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我们督促施工单位加快建设进度,在今年汛期来临之前让群众住进安全、放心的新房。”清平乡乡长陈军说。

本报记者 谢晓斌 实习生 仲启飞

热火朝天蔺家坎

高达数十米的塔吊,轰鸣的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连日来,位于清平乡院通村二组的蔺家坎集中安置点建设现场处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3日上午,清平乡的天气格外好,正是抓紧施工的时机,数十名施工人员早早就行动起来,搅拌、吊运混凝土,划基脚线,砌砖……大家分工协作,施工现场紧张有序。

“我们是绵竹本地的一家建筑公司,现在开始给房子摆大方角,这一幢房子要修四层高。今天天气好,我们要搞快点,争取早点把房子修好。”在安置点第三台的施工现场,一名工人一边手脚麻利地砌红砖,一边和记者搭话。

据了解,蔺家坎集中安置点占地90余亩,设计安置受灾群众240户。其中一人户24户,二人户40户,三人户80户,四人户48户,五人户48户。房屋设计均为三楼一底,共有30幢。“我们的户型比较齐全,在第三台这一片,共要修四幢,其中两幢是两人户的,两幢四人户的。”清平乡重建办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为切实加快“8·13”特大泥石流后农房重建步伐,确保受灾群众早日安居,清平乡党委、政府按照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设计的《清平乡乡域治理重建规划》和《清平乡灾后治理重建新农村综合体规划》的总体内容和具体要求,结合乡内实际确定了农房重建工作方案,其中,蔺家坎集中安置点即专门用于安置需要集中建房的受灾群众。

“统规自建”群众赞

令人注目的是,蔺家坎集中安置点采用了政府组织、群众自建这种既注重以人为本,又注重科学规划的模式,这种模式被简称为“统规自建”。

“每8户群众成立一个建房委员会,由建房委员会作建设业主,同有资质而且在建设局备案的施工单位签订建房合同。”清平乡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安置点的建设中,乡党委、政府承担设计、审图、造价、监理手续等费用,同时派出专门人员,督导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还为建设业主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修四层高的楼房不比一般的房子,要求更高,所以绵竹市建设部门和乡重建办必须把好关,选择了有相关资质的建筑企业来施工,目前,在蔺家坎集中安置点施工的两家企业,一家是绵竹的,一家是平昌的。”清平乡副乡长刘豪说。据了解,“8·13”特大泥石流后,为更高质量地做好清平乡的农房重建工作,绵竹市还派出一名“专家型”干部任清平乡副乡长,全面负责这项工作。

建安置点,圆包村的罗永芬特别积极,因为她家的新房就在这里。“我们家以前的房子在泥石流中毁了,新家就在这个安置点的第一台,看了乡上公示的户型后,我们家选的是三人户那种户型的,有90平方米,都已经动工了,在几楼要等修好后大家抓阄决定,这样才公平嘛。”如今,罗永芬也是建房队伍中的一员。“为自己和乡亲们修房子,哪点要不得呢,而且,我现在一天还能挣五六十元的工钱,都在这里干了七八天了。”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村里好几十个人都在安置点施工现场打工。

世人注目“综合体”

蔺家坎集中安置点建设有序推进的同时,清平乡大湔坪集中安置点7幢14套住房的建设也没有停下来——一号楼主体基本完工,六、七号楼主体正在砌筑,二、三、四、五号楼砖砌体已经完成,开始浇筑构造柱。“按照要求,安置点的农房重建要在今年5月底完工。”清平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这样,受灾群众就可及早搬进新居。

从更高层面的“新农村综合体”来看,建好新房只是其中的一步。

绿树环绕、广场宽敞……在清平乡政府办公大楼大厅四周,《清平乡乡域体系治理重建规划》和《清平乡灾后治理重建新农村综合体规划》尤其醒目。从效果图上看,新规划的农房很像联排别墅,传统的院落组团在满足每户独立的前提下,又有社区公共活动休闲场地。

早在去年9月初,随着特大泥石流抢险救灾的有序推进和灾后重建的铺开,四川省委领导就提出要将清平乡建设成新农村综合体。9月15日,绵竹市相关部门就清平乡灾后重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做出初步构想:统筹考虑居住与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综合配套,通过3年的探索,把清平建设成为“建筑有特色、产业有支撑、设施齐配套、乡风更文明”的新农村综合体。“新农村综合体应该是在主导产业连片发展的基础上建设起来,能体现综合功能和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省委农办负责人如此解释。“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清平乡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农村综合体。要把产业发展放在首位,在第一、三产业联动上做更多的文章。”清平乡党委书记付兴和说,清平新的定位是“九顶山下银杏小镇”,这有现实基础——全乡现有100多万株银杏。即使是在去年遭受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情况下,清平群众仍然依靠银杏树获得了收益。

从去年10月15日相关规划公示以来,清平人开始接触到“新农村综合体”这个全新的概念,而几个月后,这个画在图纸上的概念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按新农村综合体规划要求,集中居住安置点基础配套设施正在设计中。”清平乡重建办的工作人员说,就在近几天,这个由专门设计单位操刀的方案即可完成,集中安置点内就将建设小区物管、购物中心等设施。同时,为解决群众长远的生计,清平乡党委、政府还将在特色产业打造和农家乐方面给予群众政策扶持。“全乡规划了6个受灾农户安置点,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有序实施,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清平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黄许职中教师全国说课比赛创佳绩日前中国职教学会主办

黄许职中教师全国说课比赛创佳绩日前,中国职教学会主办的“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创新杯\’教师说课比赛”在杭州举办,全国各地70余名选手参赛。黄许职业中专学校机械专业教师...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受灾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清平乡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现场见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