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绵竹新闻 > 正文

新公厕印象:干净 整洁 清新

来源:德阳日报 2011-02-24 22:44   https://www.yybnet.net/

改造后干净整洁的东山北巷公厕。 德阳市各级学校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本报记者 程果 摄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勋

公厕,市民重要的“方便之地”。曾几何时,人们对公厕的印象大都是设施陈旧、环境脏乱差。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入,而今,城市公厕已经改头换面,提档升级,为市民创造出干净舒适的入厕环境。

镜头一:

小公厕“大文章”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市区署前街的简家巷公厕,改造后的简家巷公厕着实令人眼前一亮:灰色的外墙给人的感觉十分大气;厕所内,地面、墙壁都贴上了瓷砖,屋顶进行了吊顶。以前印象中公厕脏、乱、臭的形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清新。

简家巷公厕由于设施设备老化破损严重,被列入公厕改造项目,已于2010年10月下旬完工投入使用。市环卫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给市民创造一个舒适的入厕环境,这次从公厕的整体外观到局部的地面、墙面都进行了彻底改造。拿厕所门板来说,以前采用的是两三百元一扇的门板,但防水性能不好,这次换成了1000多元一扇的复合板,防水性能好,十分耐用。

“没想到公厕也能修得这么漂亮。”家住署前街的朱兴云大爷对改造后的简家巷公厕赞不绝口,“以前这座公厕环境很差,厕所门、冲水管很多都是坏的,厕所内臭气熏天。现在改造好了,在这里上厕所,就如同在家里上厕所一样,既方便又卫生。”

镜头二:

“民生工程”便民利民

改造一新的东山北巷公厕让附近的居民拍手称道:“这项民生工程好啊。”

“没想到隔了一段时间没有经过这里,这座公厕已经变了样,里里外外全都贴上了瓷砖,地面上再也没有积水和垃圾了,干净又整洁。”来到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公厕前,陈大爷感慨不已:“公厕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德阳的公厕改造以后,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

在东山北巷开理发店的张大姐深有同感:“公厕每天都有专人随时打扫,现在比以前干净多了,我们上厕所也更方便了。”不过,张大姐也有些许担忧,“政府为市民提供了这么好的‘方便\’环境,但有些人就是不自觉,卫生纸随手仍,上完厕所后不冲水,久而久之,又会变得脏乱差。只有我们大家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爱护公厕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的环境才能一直保持下去。”

点击

市容环境卫生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市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市区环卫设备设施和基础设施,使市容环境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离市民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据市环卫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德阳市区许多公厕因修建时间较早,设备老化,加之长期被人为破坏,设施设备不同程度受损。同时,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加,以前的公厕已不适应城市发展,不能满足市民“方便”需求。为此,德阳市以创建“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示范城市为契机,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实施公厕改造工程,彻底改变过去公厕设施简陋、通风差、有异味以及相关设施配套不齐全,标识不规范等问题。

据了解,本次改造工程重点对堰塘坝公厕、半截巷公厕、东山北巷公厕等6座公厕进行改造,由以前的旱厕改为单独空间的冲水式厕所,对墙面、地面、顶棚进行装修,使其达到旅游城市二星级公共厕所标准。目前6座公厕已全部改造完毕并投入使用。

环境治理“进学校” 塑造现代文明人

(记者 杜晓鹏) 新学期伊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绵竹市孝德学校专门举办了一场以“爱家乡、爱校园,争做环保小卫士”为主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手抄报比赛。孩子们利用双休日,收集资料,精心设计办出了一张张质量高、可读性强的手抄报,字里行间流露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决心。学校对各班选送的手抄报进行了评奖,然后将获奖作品在校园里展览。

自2009年德阳市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来,全市学校清理校园垃圾约2652.95吨,清理校园工地建渣约3253.3吨,清理校园乱摆摊点226个,新增保洁、绿化工作人员210人,纠正乱停乱放行为3758次,绿化植树10876棵,新增绿地面积约36269平方米。

各级学校通过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号召学生带动家长及全社会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全市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共计307258封,进行课堂教育15765小时;深入开展“做文明学生 建和谐校园”活动,通过教育引导,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累计印发宣传资料手册352476份(册),悬挂、张贴宣传标语959幅;深入开展以“创建示范城市,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文明劝导活动,组织师生深入社区,包干划片,开展文明劝导活动44431人次,参加社会义务劳动130327人次;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中小学生知识竞赛,提高中小学生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全市开展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实践活动3381次,收集建议、意见2723条,实施整改措施443条,纠正问题375个。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文明则中国文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不仅规范了行为,更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孩子们一生受益。”一位老师如是评价。

■“除陋习、树新风、提素质”小知识

装修房屋避开人们休息时间;夜间车辆不鸣喇叭;看电视、唱歌关小音量;深夜不大声喧哗;不养大型犬只并管好自家宠物。

新闻推荐

绵竹电力打造省示范农村综合体“电力版图”

(肖昌林记者张进才)4月9日,绵竹市副市长刘小枫组织该市规划、建设、供电等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对绵竹电力公司编制的清平蔺家坎综合体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进行评审。刘小枫要求绵竹电力公司在清平综合...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新公厕印象:干净 整洁 清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