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改造后的恩阳区明阳镇高店子社区。
罗江区金山镇污水处理点。
垃圾随意堆放,生活污水直排,终年无厕或使用旱厕……长期以来,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都是环境保护的洼地和死角。
2019年初,四川省启动村庄清洁行动,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此打响全省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仗。□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走访现场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为农村聚人气聚财气
巴中市恩阳区明阳镇高店子社区村民胡群益怎么也想不到,家里产生的废纸、塑料袋等生活垃圾,还能派上新用场。2019年12月10日,她提着两大包垃圾交到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点,兑换了2瓶洗洁精和1袋洗衣粉。
如今,走进高店子社区,每家每户门口放置着蓝、绿、灰3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用以放置可回收垃圾、易腐蚀垃圾和其他垃圾。“我们社区的生活垃圾首先由村民进行前期分类,后面再根据不同的垃圾类型采用不同处理方式。”高店子社区党支部书记董世勇介绍说,可回收垃圾可由村民自行售卖,卖出的生活垃圾可冲抵社区保洁费或兑换米、面、油等日用品;整个社区还要定期公开评比,选出环境搞得好的“星级文明户”。
今年,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星光村2组村民龙家斌家中“沉睡”许久的沼气池派上了新用场,“以前沼气池是单格的,如今改造升级成三格式的,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田灌溉,沼气作为燃料,效率高、能耗低。”地处川西浅丘地带的罗江区,有5.5万户农户,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该区探索出了三种不同的“厕污共治”模式,除了龙家斌家里所采用的单户模式,当地还根据地形特点和环保诉求,探索出了大型集中处理模式和适宜丘区地势的小型分散式处理模式。
而对于彭州市九尺镇玉源村6组村民邱长松而言,今年家里最大的改变莫过于新建了卫生厕所。这个厕所约两平方米,地面墙面贴满白色瓷砖,还配备了全新马桶。
72岁的邱长松是村里低保户,在这之前从没用过卫生厕所。今年以来,彭州市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以市、镇(街道)两级示范带动,铺开户厕改造工作。邱长松所在的玉源村将产业发展、林盘改造和人居环境改造融为一体,通过提升全村大环境,激励村民主动、自愿参与改厕。正因如此,今年邱长松一家拿出了3000多元,在家里建起了有马桶的卫生厕所。
环境脏、乱、差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近年来,通过垃圾、污水、厕所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的推进,胡群益、龙家斌、邱长松等基层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了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为农村聚人气、聚财气。
关注进展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全省打响乡村振兴首仗
2018 年 11 月,四川省出台了《“美丽四川·宜居乡村”推进方案(2018-2020 年)》,明确力争到2020年,全省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5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以上,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2.5万个。2019年年初,四川省又印发了《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和《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配合之前已印发的其他3个方案,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
四川省明确从2019年起,每年考核评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10个、先进乡镇50个、示范村500个;对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一次性分别给予6000万元、500万元、60万元补助。另外,四川省还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办,从农业农村、住建、环保等部门抽调人员,实现专人专职负责。
各地也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创新、摸索出了一系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方式方法。
富顺县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建立了清单制。重点在河面及河岸、公路及沿线、房屋及周边、场镇及周边、畜禽养殖场等五类重点整治区域,实施清除垃圾废物、治理生活污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造厕所和整治乱搭乱建等五项重点工作。
达州市通川区探索建立了农村户厕建管机制。区政府拨付了500万元用于改厕和新建厕所,引导2.1万户散居农户建立了资源还田机制,自行适时清掏化粪池,又引入两家企业参与粪污收储,并通过政府出一部分、农户自筹一部分的方法,鼓励业主与农户签订合同,建立长效的管理和清运机制。
武胜县探索建立了“农户分类+村级收集”的垃圾清运模式,引导农户自发进行垃圾的前期分类,同时乡镇签约专职的垃圾处置队伍,对当地农村垃圾进行统一转运,提高了垃圾清运实效。
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全省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7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68%,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88%的行政村配备了保洁员。
展望发展
用好政策落实资金 打破桎梏扮靓乡村
记者了解到,围绕“到2020年,力争实现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50%左右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改善”这一目标,四川省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正稳步推行。
在农村“厕所革命”方面,全省有4.6万个行政村,农村厕所改建点多面广。为此,四川省正切实摸清农村厕所底数,并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示范村建设,分三类县逐村制定实施方案,逐户明确改厕技术模式。另外,在改厕技术模式推广方面,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部门去年以来,已先后4次组织专项调研组深入全省五大片区10个县(市、区)进行调研指导,初步掌握了一批适用于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居住形态的农村改厕技术模式,并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采用适宜技术模式推进改厕。
农村污水治理方面,目前四川省正加快编制《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推进方案》,将在梳理全省183个县(市、区)现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数量、布局、运行等情况基础上,合理确定全省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根据最新公布的《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四川省明确了农村生活垃圾要采用“二次四分法”。农户对生活垃圾进行初次分类,再由村保洁员进行二次分拣,分类后的垃圾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售卖或者转运处置。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但落实到基层,群众是参与这项工作的主体,“三大革命”涉及到思想、政策、资金投入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以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处理为例,对于很多农村群众而言,数十年来的用厕习惯很难改变。而改厕既要拆除旱厕,又要铺设地下管道,还要建设终端处理设施,其难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同时,其过程中还要涉及高费用和后期的管护难,也影响了群众的改厕积极性。
另外,记者走访中发现,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推动落实在镇、村一级,但由于“缺人”现象的存在,也导致各项制度和措施出现“执行难”的情况。同时,一些地方的政策不接地气,规划不合理等情况也会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
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数据反映出来。日前,广元市统计局就对全市辖区范围内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从721份有效问卷看来,受访群众反映问题最多的是:认为政府财政投入不够,共有 397 人,占比55%;认为村内设施建设好后无人维护,不能保证长期使用,共有133人,占比18%。
由此可见,在扮靓环境的同时,要真正让效果落实、群众满意,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记 者 手 记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四川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也需要打破政策、资金、人才等多个瓶颈。
各地可以在保障财政投入的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格局,增强乡镇“造富”功能,解决环境治理所需经费。同时,要因地制宜,政策的制定和规划的出台须“接地气”,通过科学规划减少闲置资金,从而让每一分资金的投入都能用在“刀刃上”。
另外,工作的开展关键在人,各地在积极引导群众转变固有习惯和思想的同时,应进一步深化管理制度创新,吸引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新血液”。优化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不要让基层干部“负重前行”,同时也要转变“重经济,轻环境”的思想,形成经济和环境相挂钩的考核体系,最终取得双赢。
新闻推荐
原创:力琴、四月机器之能「哪里有人脸认证的需求,哪里就会有生意。」「代人脸认证」之所以能够被定义为「黑产」,在于无论是...
罗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罗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