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帮斌
罗邑城南杏花村有一陶然亭。四面临水,一桥相连。周围广植桃李杏梅,杂以青藤黄花,曲槛幽廊,自成天地。戊子仲夏,赖君雅意,邀书家陈君,诗人宋君,服务桑梓之徐君、肖君、吴君及余等十数人聚之,畅叙幽情,一慰相思,二议罗邑文化,把盏传觞,赋文作诗,其乐陶陶。赖君曰:“今日之事,可以记之”。
赖君何许人也?自号呆木,字海泉者即是。呆木先生何许人也?罗邑名胜之地多刻其联,城市之中散见其作,即人们熟知之赖安海先生也。先生服务于万安、调元二镇十有余年,供职于文体局亦十余年。公务之暇,孜孜以求先贤故迹,穿林莽、涉浅滩、攀危崖、访耆老,复醒园于灅水之滨,规观音崖于泞水之畔,其余鶺鸰寺、景乐宫、庞统祠,殚精竭虑,依文物保护之方针,勤恳作去,罗邑复县至今,文物昌盛,已蔚然成一大观矣!
先生又擅诗词,尤长史论。咏怀抒志,臧否人物,评点山川,笔耕不辍:主编《罗江新声集》、《罗江县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选》;辑注《罗江风雅集》,与同仁一起点校《罗江县志》、《雨村诗话》,著《罗江历史人文胜迹》……罗江历史文化之保存与弘扬,先生之功也伟哉!
先生生于调元故里,又长期工作于“廉泉让水”之地,山水陶情,调元公之学问与高风冶情,故对调元文化情有独钟。二十余年耕耘,《李调元编年事辑》成为李学之入门书,《李调元研究》论文集开李调元文化研究之先河。想象先生当年在川大图书馆啃面包,吃方便面三日三夜,复印《函海》全本以归的执著,想像先生为出版李氏著作又奔波于德阳、成都之辛劳,敬慕之情油然而生也!
成立“李调元研究专门委员会”,是先生数年奋斗之目标。丁亥金秋,此会成立于调元公数度登临,并吟诗弈棋之罗邑玉京山,至此,川内热爱李学之学者有一交流阵地,罗江调元文化之传承与弘扬有了一块厚重的基石。吾收集地方人文资料也多矣,了解川西诸县的一些情况,以罗邑“蕞尔之区”,而成此大功,先生规宏,可以待之于来日。
吾与先生相知,方一年。是时,吾教学与略乡,有志于乡土文化之研究。以偶然机会,与先生见面。论及三国文化与调元文化,先生侃侃而谈,举重若轻,吾如沐春风,大开茅塞。既惊于罗邑有如此痴迷于文化之局长,又讶于局长如此痴迷于文化。既而,罗江办第二届“中国·罗江诗歌节”,又在先生指导下工作。其尽心桑梓,服务人民之景,又历历在目矣!
记事何如记人?无先生数十年之耕耘,即无今日之会也。吾与先生年差十九,仰之高风,敬之睿智,久欲作文,今日始成。
(注:此十年前旧文也。吾与先生相交十有二年,可着笔处何止一端?先生于后学之奖掖扶持,可道者何止一人?于罗江文化建设所作之努力,为人所称者何止一处?旧文虽旧,然历历在目,亦可一读。)
新闻推荐
昨(5)日,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交警大队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酒驾集中整治行动,两个小时现场查处酒后驾...
罗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罗江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