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罗江新闻 > 正文

“品味”川剧川菜 感受罗江之美 ——罗江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来源:德阳日报 2018-09-03 09:46   https://www.yybnet.net/

2018“一带一路”川菜川剧国际文化周落户罗江,罗江究竟有着怎样的川剧川菜文化魅力?8月31日,在德阳市2018“一带一路”川菜川剧国际文化周新闻发布会上,罗江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焦点问题一一作答。

记者: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对川剧的发展有着突出贡献,因此说罗江是川剧的故乡。那么,川剧在罗江大致是一个怎样的发展情况?

罗江区文体广电出版局局长周荣:1978年改革开放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多数市县川剧团被解散。但因为李调元对罗江川剧发展的深远影响,热爱川剧艺术的戏迷们热情不减,罗江虽没能保留有剧团,但川剧票友、川剧协会、“调元翰林班”一直坚持到现在,他们常年举办川剧坐唱、折子戏演出、川剧专场演出等,在罗江当地和周边市县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2017年,罗江在全市率先启动“川剧进校园”,让川剧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

记者:《醒园录》是罗江本地人清朝进士李化楠所撰的一部饮食专著,《醒园录》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推动川菜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罗江区经济商务和科技局局长肖寿强:《醒园录》是清代文学家、学者李调元父亲李化楠的烹饪资料手稿。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记载荤菜的做法和保藏法,下卷主要记载糕点、蔬菜、酱菜、饮品、乳品、蛋品的制法。

乾隆47年,其子李调元将《醒园录》编刻成书。200年来,《醒园录》多次重印,如今已经成为川菜饮食文化研究、川菜菜肴传承与创新的必备参考书。

记者:罗江在传承和发展川剧方面具有哪些优势?为什么要提出让川剧回罗江?

罗江区文体广电出版局局长周荣:当前,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将川剧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有利于川剧的发展。李调元在川剧发展和传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罗江作为李调元故里,有着深厚的川剧文化底蕴,拥有众多爱好者和戏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此外,近年来罗江承办、举办了很多川剧文化活动,还成立了李调元研究会,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川剧文化,对于挖掘和打造古蜀文化,推进德阳“古蜀文化名城”建设,有着深远意义。

记者:当前,罗江的餐饮行业发展怎样,有哪些特色亮点?

罗江区经济商务和科技局局长肖寿强:目前,罗江限额以上餐饮单位共18户;2017年全区限额以上餐饮单位营业额达9550.5万元,同比增长18.6%。全区餐饮较为集中地为“潺亭水城”,已基本形成聚集规模。从业态来说,罗江餐饮、川菜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传承创新,文化底蕴初显魅力。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需求的不断提升,较多餐饮单位积极转变经营方式,在传承传统川菜文化的同时,积极寻求以“餐饮+传统文化”“餐饮+生态旅游”“餐饮+网络”等方式丰富餐饮业态内涵。二是特色鲜明,对外有较强吸引力。“罗江豆鸡”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江花生曾作为出口创汇产品,享誉全国。

目前,罗江传承和沿袭前辈菜品制作流程和工艺的餐饮单位主要以“大肉鲢鱼”“刘猪脚”为代表,较好地保存了20年前的制作流程,菜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对外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

本报记者姚金帮

新闻推荐

“造血”才是脱贫根本

□吴平(德阳)8月20日,德阳市体育总会带领所属运动协会前往罗江区新盛镇金铃村开展扶贫对接活动,笔者有幸参加,在听取镇村两级...

罗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品味”川剧川菜 感受罗江之美 ——罗江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