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罗江新闻 > 正文

城乡统筹改革 让罗江乡村变景区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8-08-25 05:54   https://www.yybnet.net/

罗江区白马关镇整齐的民居。

□本报记者 左杉 文/图

“从古蜀道到庞统祠,再到周围的倒湾古镇、五丁古镇,这次白马关镇之旅,不仅让我了解了古代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也让我感受到了古蜀人的勤劳与智慧。”8月16日,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健对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的景区赞不绝口,不停拿着相机拍摄,生怕错过每一道风景。

近年来,罗江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改革,利用生态优势和三国文化资源,实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

依托三国遗迹把新村打造成景点

8月16日,当记者驱车驶进罗江区白马关景区时,一排排整齐的新房映入眼帘。白墙、青瓦、马头墙,墙上有人物、山水、花鸟图……许多村民都办起了农家乐。

“你看到的这些都是徽派建筑风格,是我们在改造景区的时候融入的新理念。”凤雏村位于白马关景区内,该村村支书陈绍勇热情地介绍说。

如果不是当地老人尹显聪介绍,记者根本无法想象这里曾是荒废的土地。“‘嫁女不嫁落凤坡,红苕芋儿打烂锅\’,这是我们村过去的真实写照。以前我家靠种庄稼吃饭,但这里地少土薄,种地成本高,没啥收成。家里主要靠村里赶庙会做小生意赚点钱。”

尹显聪说的赶庙会,地点就在村口著名的景点——庞统祠。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罗江区文化局经过考察发现,白马关镇内三国遗迹众多:以庞统祠、金牛古栈道等为主要核心,还有庞统血坟、张飞点将台、古驿道、八卦阵石林等人文景观,以及奇石沟壑、森林等自然景观。“与其靠天吃饭,不如靠文化吃饭。白马关镇内三国遗迹的发现,让我们抓住了改革契机。”白马关镇负责人表示。

在城乡统筹改革进程中。白马关镇利用三国文化和自然生态优势,按照“因景建点、建点成景”的思路,“嵌入式”安置区域内农户,把新村聚居点打造成特色景点,现已建成倒湾古镇、五丁谷、五美寨、幸福田园四个风貌不一、各具特色的景区。

抓培训搞活动发展经营新农村

基础设施改善后,如何发展经营新农村?

“为了让大家开好农家乐,县上举办了免费培训。培训的内容很多,如何管理餐馆、如何讲究卫生、如何摆设桌凳等,什么都培训。”陈绍勇告诉记者,他如今的重要工作,就是不定期地组织村民培训,开展山地自行车、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天天忙得不亦乐乎。

“现在每到周末,都是旅游高峰期。大量的游客进村参观,又催生了不少新的岗位。”陈绍勇说,今年5月,凤雏村组建了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公司运作,聘请村民从事保洁等工作,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

凤雏村的故事,只是罗江区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罗江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围绕旅游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发展绿色环保工农业等工作蓬勃开展,农民参与旅游产业的积极性高涨。“以文化旅游产业为突破口,推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这是罗江走出的符合自身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全面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松花村 “党建+金融”百姓尝甜头本报记者 陈晓霞

罗江区略坪镇松花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全村以农户家庭零散种养业和打工经济为主,有农户475户、125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近...

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罗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城乡统筹改革 让罗江乡村变景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