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鹏飞
西南商报记者4日从四川德阳市罗江县供销社获悉,近年来,罗江县供销社结合行业实际,创新扶贫帮扶工作方式,采取“3+1”产业托管等举措,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助农增收脱贫。
“3+1”产业托管帮扶
成扶贫新模式
位于罗江县城东的罗江县供销社的定点帮扶村——鄢家镇拦河村,曾是德阳市级贫困村。如何帮助拦河村选准一条适宜的发展路子,制定或调整、完善长远规划,提出加快帮扶村发展的具体措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一开始就成为了罗江县供销社班子成员所思考的问题。
为此,罗江县供销社结合行业实际,积极动员多方力量共同投入扶贫帮困活动,提出采取“3+1”产业托管帮扶的举措进行帮扶。
“八旬老人林礼富是村里的一位贫困户,常年多病,生活较为贫困。”据拦河村党支部书记谢宗林介绍,村里的被帮扶对象中几乎都是七、八十多岁的老年人,他们有的是残疾人,有的得了重病,并且几乎都没有劳作能力,生活比较贫困。
如何改变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找到适合其的帮扶方式?“经调查了解,决定对被帮扶方林礼富等多户实行‘3+1’产业托管帮扶的模式,”罗江县供销社副主任吉庆国告诉记者,以林礼富为例,首先由罗江县供销社向林礼富提供2只仔羊,交由罗江县立石养羊专业合作社委托致富能人谢兴华代养。专合社负责协调托管户在养殖技术上、管理上的有关事项,确保托管项目有收入、有效益、可持续。致富能人要严格按照养殖技术规程,提高代养的小家禽(畜)成活率,积极控制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3+1’产业托管措施即:一名机关干部、一个农民专合社、一名种养致富能人组成帮扶方共同联系一个贫困家庭,采取机关干部捐献一点(每户1000元左右)。用以购买小家禽(畜)种苗、农民专合社和致富能人奉献一点,对帮扶产业进行代管,购买种苗的本钱及生产所得利润均归被帮扶方所有,帮扶方与被帮扶方签订帮扶协议,直到扶贫攻坚任务结束。”吉庆国介绍说,在采取“3+1”产业托管措施开展***工作的基础上,为帮扶点拦河村贫困户按照年度脱贫计划,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领导包村、机关干部包户的“一对一”脱贫责任制,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搞好种养业,帮助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脱贫。
除“3+1”产业托管举措外,罗江县供销社还加强对鄢家镇拦河村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和指导,并对拦河村扶贫产业园给以指导帮扶,引导其正常经营,发展壮大,通过典型引路,壮大农村经济。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工作,罗江县供销社积极探索设立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发挥该县略坪蔬菜专合社优势,并与慧觉明月柑橘扶贫产业园股份合作社、龙王洞枣子扶贫产业园、二龙村柑橘扶贫产业园及调元镇三渔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进行产业对接,对种植的蔬菜进行产业及技术指导、市场引导。
正当记者准备结束采访时,拦河村4组贫困户刘家友的妻子李佑碧高兴地告诉记者:“通过当地党委政府、供销社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帮扶,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而且不用再出远门,每天还能在村上的扶贫产业园打点零工,挣点零用钱,还可以照顾家里!”
据了解,2016年,拦河村实现人均经济纯收入13989元,并摘掉了市级贫困村“帽子”。计划2017年将完成所有贫困户脱贫任务。
扶贫攻坚 扶志为先
除了创新扶贫机制、创新发展方式让群众物资脱贫、产业脱贫之外,在鄢家镇拦河村还创立扶志协会,从精神上、意识上给老百姓以扶持,让贫困户重树志气、敬畏法规、自强自信、崇尚科学,积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2015年11月18日,鄢家镇拦河村试点组建“村民扶志协会”,以“扶贫攻坚、扶志为先”的理念,从“扶志、扶智、扶治、扶自”四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以创编展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从精神层面树立起群众的人穷志不短的骨气、敢于脱贫的勇气、科学致富的底气、勤劳实干的豪气。
据介绍,“村民扶志协会”是整合老年协会、公民道德协会、邻里乡亲互助会等社会团体组建而成,将当地全部贫困户纳入协会。协会组织会员在每月固定时间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开展活动,活动由当地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同时,还举办法制、科学种养殖、科学健身养老、村民素质提升等培训活动,同时用广播、宣传栏、标语等宣传扶志有关内容。希望通过协会让村民自信自立、敬畏法律、自力更生、敬老爱幼、邻里和睦、爱护环境、共同创造繁荣、富裕、美丽新农村,实现物质、精神同步脱贫奔小康的目的。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讯(米兰宇岸记者钟正有文/图)近日,罗江县鄢家镇党委书记肖勇深入星光村,就脱贫攻坚工作为星光村60余名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上了一堂专题夜校课。课堂上,肖勇结合脱贫攻坚和“四好村”建设...
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罗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