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罗江新闻 > 正文

长短期方案结合罗江***推“套餐”

来源:四川日报 2016-03-31 00:2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袁婧

“3月初下了藕秧,过几个月就能产藕了。”3月22日,溜达在罗江县新盛镇老君村莲藕产业扶贫基地的路边,80岁的杨昌友期盼着夏天赶紧到来。作为村里30户贫困户中的一员,杨昌友不仅从莲藕产业扶贫基地里分到了股份,而且利用平日在基地里做锄草、灌水等工作,还能拿到60元/天的工钱。

新盛镇是距离罗江县城最远的乡镇之一,全镇15个村,市级贫困村达到了13个,老君村便是其中之一。

依靠从湖北荆州引进的莲藕种植业主,老君村建设了占地4公顷的连片莲藕产业扶贫基地。“根据协议,前两年保底分红有45000元。”老君村村支书米贞亮说,种植技术和莲藕销售都由业主负责,实行保底分红就是为了保证贫困户的收益。据他介绍,莲藕扶贫基地按“721”比例进行分红,70%用于产业园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股权分红;20%作为风险基金;10%由村两委用于本村内没有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其他需要临时扶持的贫困户。入股莲藕产业扶贫基地,杨昌友盘算着自己今年能多拿2000元左右收入。

除了老君村的莲藕产业扶贫基地,新盛镇在建和已建的扶贫产业基地有5个,包括柑橘、普桑、蚕桑等产业,分布在金铃村、宝镜村、白善村以及苏桥村等贫困村。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打造农业产业园,让贫困户入股分红,是罗江县创新扶贫模式的新举措,然而,如何兼顾产业发展的长期效益和农户脱贫的短期需求也是摆在贫困村干部和群众面前的新问题。“柑橘和桑树,不像莲藕种下去就能见成效,真正产生效益还要等两三年,农户脱贫的短期需求怎么办?”罗江县新盛镇镇长金胜光说。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新盛镇计划在扶贫产业区进行间作,发展林下花生种植,贫困户像杨昌友一样在地里打工就能挣到工钱,“跟罗江本地的花生企业对接,不愁销路,人均收入至少增加1000元。”

在慧觉镇,去年11月成立了龙王洞村枣子扶贫产业园股份专业合作社,将近18公顷的集体所有荒地种下了罗江本地特产贵妃枣,一座能“造血”的枣子产业园让72岁的贫困户蓝金洪看到了脱贫增收的希望。“枣树是种下了,但是两年才挂果,五年才盛产,村民可等不起啊。”慧觉镇副镇长张述勇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为此,在枣子种植前期无收益的情况下,镇村两级提出“枣子+蔬菜”的长短结合种植的扶贫模式,与略坪蔬菜种植专合社合作,采取包种苗、包技术、包回收的模式套种蔬菜,解决贫困户前期收益问题。开春后,在龙王洞村枣子扶贫产业园内,茄子、辣椒等第一批蔬菜已经种下。“蔬菜当年就会有收益,第一年每股分红将在900元左右。”这让龙王洞村的贫困户们又吃了颗“定心丸”。

相关新闻:
回收秸秆再利用2016-05-12 23:58
猜你喜欢:
评论:(长短期方案结合罗江***推“套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