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养殖场。
初冬时分,在罗江县鄢家镇下街范华贵的养殖场里,膘肥体壮的仔猪眼看就要上市,鱼塘里活蹦乱跳的鱼儿只等着打捞,圈养的家禽也快出栏。六畜兴旺的场景让范华贵感恩于德阳市和罗江县就业局对他进行的扶持,让他能从一个失地农民转身成为专业养殖户,年收入达到25万元,成为镇上远近出名的致富带头人。这场景,也让市就业局创业科科长韩毅倍感欣慰。
范华贵今年50多岁,家里3口人,2003年政府征地后实现农转非。由于范华贵和妻子年龄均属“4050”范畴,为了鼓励他们就业,鄢家镇将其纳入就业困难对象。市上领导和两级就业部门也把他作为帮扶联系点,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韩毅说,范华贵年龄偏大,没有其他特别技能,再加之以前搞过养殖业,于是我们给他选择比较熟悉的养殖这个行业,并在前期给他送来鸡苗、种猪进行繁殖。
从2003年开办养殖业,现在范家已发展到生猪、池鱼、家禽、兔等多个品种,预计年收入可达25万元,除养殖成本和人工工资,纯收入近10万元。范华贵在创业过程中,还带动20多户村民成为专业养殖户。
“但是,养殖业发展到一定数量后,原来的养殖场无法再适应,范华贵想扩大养殖规模,修建条件更好、规模更大的养殖场。”韩毅说,然而这需要10万余元资金,一下投入这么大一笔钱,范华贵感到压力很大,想在银行申请贷款,但由于他以前帮人贷过款至今未还存在征信问题,银行不予办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今年5月份,我们和罗江县就业局的同志又来到范华贵养殖场,让他向当地政府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与银行进行协商。同时,为他办理了3000元的创业补贴。”
7月14日和8月6日,市就业局组织市畜牧局专家再次来到范家养殖场,现场指导他的养殖技术。专家们经过一番查看后,认为范华贵的养殖场养殖品种较多,存在交叉感染隐患,建议生猪养殖以适度规模自繁自养为主要经营形式。“范华贵听取了专家意见,现在正在进行调整。”韩毅说。
文/本报记者 陈晓霞
图/本报记者 文 潇
新闻推荐
(记者叶书英)为加大收送红包礼金等财物问题专项整治力度,进一步严明纪律,教育警示广大干部,市纪委近日通报了5起收送红包礼金典型案件。通报的典型案件为:德阳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刘正勇,收受他人礼金,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