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征 通讯员 周媛
“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0000元,成为当地乃至成德绵经济圈都有名的先进村、产业村……”这里,是罗江县白马关镇万佛村。
然而,曾经的万佛村,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的“落后村”、“救济村”。是什么让万佛村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是什么推动着万佛人坚持在变革、在创新、在进步?
近日,记者走进万佛村,寻找到了答案……
丰收后的“尴尬”——
单一产业遭遇销路瓶颈
2011年7月,白马关镇万佛村500亩青椒大丰收,但村民的脸上却没有预想的喜悦。
滞销——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军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出现了。“上一年青椒的卖价高、销量好,于是大家都在种,结果今年就卖不上价了。”李军说,“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找销路、跑宣传、搞促销,总算吸引了大量收购商。但是,老百姓看到哪个产品卖得好就一窝蜂去发展,在农业产品的选择上还是太过被动和心存侥幸。”
统筹调整产业结构已势在必行,但是,能不能让新产业“水土都服”,能不能让老百姓都认可、信任新产业,能不能实现大家主动参与?带着这一个个问题,万佛村两委班子成员作出“从我做起”的承诺,带头先试先行发展新产业。
3万公里的“取经路”——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要想调动起老百姓发展新产业的积极性,光动嘴皮子吼一下是不得行的,要让大家先在思想上有‘我要改变\’这个意识。但是怎么变?”李军翻着一本本外出学习拍摄的照片集,介绍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从2011年开始,我们就带领村上的种植户、组干部、党员走出去多见识、多学习,看别人多种产业模式如何发挥‘1+1>2’的效应,看单一的产业受市场冲击的脆弱性,一旦有了对比,思想就有了冲击,冲击过后就会想去变、去创新。”
“我们出去参观学习,没给村上交过一分钱。”万佛村草莓种植大户张家菊感触颇深,“看到别个有些地方的产业基础还不如我们,但是都可以发展那么好,我们又有啥不敢去试一试、闯一闯啊!”
重庆的李子、什邡的木耳和猕猴桃、三台的麦冬药材、广汉的草莓、绵竹的葡萄、双流的桔子和甘蔗、遂宁的红薯……这些地方及当地的特色产业都给“万佛取经人”留下深刻印象。3年来,该村先后组织200余人外出参观学习各地的先进技术、经验,累积出行里程3万公里以上。
因地制宜的“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的蜕变新生
2012年9月25日,万佛村草莓试种的第一天,1组组长张家菊早早地来到自家的大棚里,浇水、松土、查看记录生长情况……“草莓种植分为低棚和高棚两种方式:低棚每亩成本大概7千元;高棚每亩成本大概1万元,每亩产出比低棚要高。”张家菊介绍,由于平均下来一亩也要近万元的投入,当时还是让很多村民打起了退堂鼓。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罗江第二轮“走基层”活动掀热潮—— 从“走一趟”到“常态化”
坝坝会上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今天县上干部下基层,来听我们老百姓反映意见,董二哥你今天准备反映个啥问题呢?”1月7日,在罗江县调元镇百花村5组,村民和罗江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在空地上围坐在一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