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富
我家在川西北乡村。记忆中,故乡的端午节,很少有人见到粽子,也很少有人提到屈原。我想,老一辈的乡亲们,他们大多不识字,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世上曾经有一个叫屈原的人,在端午节这一天,为了证明自己的爱国和忠贞,含愤投身汩罗江而死;而端午节,正是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一代代传承下来。
故乡的端午节,不太时兴吃粽子,但在门楣上插艾蒿、菖蒲,却是必不可少的。儿时,每年五月五这天,母亲都会早早起床,拿着镰刀走进后山,割回一大抱带露的苦艾。等我起床时,母亲已经把艾蒿插在了门楣上,多余的摊在院墙角晾晒。在夏夜蚊虫多的时候,用一把艾蒿加上一撮箕小麦壳点燃,不让它起明火,再用篾扇子把烟雾往屋角猛扇。到睡觉时,烟雾散去,蚊子也全被熏跑了,屋内只剩下苦艾淡淡的清香。
若谁家小孩有个伤风头痛,肚胀腹泻,用端午这天割回的苦艾叶熬汤,喝下就见效。儿时的我喝过很多次,只是这汤实在是苦,现在的小孩肯定不愿喝。我儿时很顽皮,常光着身子溜进后山林中取鸟蛋、捕蝉、摘野果,总是带着一身的红疙瘩回家,抓抠不停。母亲便一边训斥一边熬一锅苦艾汤给我洗澡。经苦艾汤一擦洗,奇了,皮肤立即不痒。睡上一觉,醒来,身上的红疙瘩也消失得无踪无影。
故乡在门楣上插苦艾,传说是从张献忠在1644率军入蜀屠川开始的。一天,张献忠带领亲信,到前方探路,见逃难的人群中,一妇人背上背着一个年岁大的小孩,手牵一个年岁小的小孩。张献忠觉得奇怪,上前询问妇人,为何背大孩子而让小孩子走路。妇人说,年岁大的是她哥的儿子,年岁小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哥哥在兵乱中死了。张献忠被妇人的大义感动,拔出宝剑在路边割下一把艾蒿交给妇人,说,你回去后把这艾蒿插在门扉上,可保你们全家性命。妇人回家后,把这个消息悄悄告诉乡邻。五月五这天,张献忠的大军路过妇人的家乡时,家家门楣上都插着艾蒿,全村无一人被杀。妇人的家在艾家坝,即现在紧邻我家乡的罗江县新盛镇。端午节插艾蒿这一风俗就一直传到今天。
现在,随着乡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故乡的多数人家在端午节这天,也吃粽子。他们自己不会包,都是从镇上买回。然而,门楣上插艾蒿、喝雄黄酒驱瘟避邪的风俗,依然盛行。尽管大多数人家修了楼房,门也是防盗门,没有门楣,不方便插艾蒿,但是,他们想方设法,在门旁的砖墙上用钢钉钉一竹筒,也要在端午节这一天,把带露的艾蒿插上。
新闻推荐
近日连降暴雨,防汛形势严峻。为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罗江县卫生局紧急实施三项措施,扎实做好防汛应急工作。据该局局长黄国燕介绍,他们根据县防汛办的安排部署,结合卫生系统实际,早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