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罗江县“万佛”现象——
10月10日,罗江县白马关镇万佛村。村委会办公室旁,一个小型交易市场和停车场正在成形,几名村民和村支书、村主任激烈地讨论着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村“两委”正在商量为农户们搭建一个展销平台,帮助农户们推销贵妃枣、黑花生、青椒等特色农产品。
“分岗不分工”,2011年万佛村组建了平均年龄40岁左右的年轻班子,虽然职务上有村支书、村主任、村文书等分别,但实际工作中是“大家的事大家做”,从不相互推诿责任。团结,这一精神逐渐从村支部传递到党员中间、从党员传递到全村村民中。
“万佛村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从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 ‘万佛\’现象。”罗江县委组织部部长王晓芬说。以前,万佛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如今,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万佛村发展特色农业取得成效,预计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8000元。
□本报记者 严芳 罗向明
能人带头
引村民走特色农业路
汽车行驶在开往万佛村的乡村路上,一路上万佛村的广告牌不时映入眼帘:“贵妃枣熟了,先到的前50名免费吃”。
万佛村种植贵妃枣达1000亩、黑花生400亩、黑红薯200亩,如何为这些特色农产品找销路,是村“两委”每年的重点工作。“包包里有钱幸福指数才高。”这是李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上任万佛村党支部书记之前,他是德阳市摩托车销售圈子的“名人”,是村民眼中的“能人”,年收入20万元以上。自己富了还要带动村民一起富,2010年底村“两委”换届,通过公推直选,李军走马上任。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李军将烧的火对准了转变农户发展观念上,先后组织300余人参观了重庆的李子、什邡的木耳和猕猴桃、三台的麦冬药材、广汉的草莓等产业。通过参观学习,村民们的视野开阔了,并明白一个道理:从传统农业向特色产业转换,才能致富奔小康。于是,贵妃枣、黑花生、黑红薯在这片土地上郁郁葱葱长起来。
目前,万佛村成立了4个特色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并构建起支部牵头、协会带动、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共同致富格局,两年时间里,万佛村成功创建国家级贵妃枣示范种植基地,养生黑花生、生态核桃、白马西瓜、万佛青椒等产业初步实现规模化。
树起精神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行动
在万佛村,只要谁家有困难,村干部在广播里喊一声,马上就有党员站出来帮忙。
今年5月,万佛村3组残疾人周仁杰家李子熟了,却没有劳动力去摘,一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村支部通过广播通知60岁以下的党员参加摘李子志愿活动,十几分钟后就有40多名党员到了周家的李子园。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始于2011年初,万佛村共有78名党员,结合年龄、专长、能力等因素,分小组、分批次参加义务劳动等,环境卫生大扫除、培训贵妃枣种植技术、义务“双抢”、安装水管、摘青椒、摘李子……每一次党员志愿活动,村支部都会带上党旗,刚开始村民们会七嘴八舌围观,认为这是在作秀,时间却给出最好的证明。
有一次党员们义务栽秧子,支部在中午11点通知,要求下午1点在村办公室集合,结果下午1点几名党员准时赶到了现场,“我的牛免费牵给大家用”,一名上了年纪的老党员说。这样的故事常常发生在万佛村。
在李军看来,党员必须树立起党员的精神。2011年4月万佛村成立了党员帮扶基金会,第一次募捐,30多名党员捐了3900元。
截至目前,万佛村党员帮扶基金已募集资金一万余元,先后对8户困难群众进行了3000余元的慰问帮扶。
入党为了什么?作为党员做了什么?这是万佛村党支部开会时,经常和党员讨论的话题。对外出务工的党员,村支部制定了专门的告知函,要求党员履行好义务。
今年,万佛村共有21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严格考察后,其中5名转为了预备党员。
新闻推荐
“原来都是房前屋后乱倒,堆起来难看不说,天热时苍蝇蚊子乱飞。”说起过去自家的垃圾处理,星光村的田大姐直摇头,但现在她家院子已经变成一个小花园,“多走几步就有垃圾池,院子整理出来就种上花。”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