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文化原乡——松林乡村实验艺术活动”作品展在位于成都环球中心的大观美术馆开展。展出的近百幅作品,描绘了德阳广汉松林镇的山间田野美景。特别的是,这些画的作者,除了大家熟知的一些省内艺术家外,还有一部分当地村民。,桃花树下的乡村实验艺术。
松林镇种植桃树历史悠久,著名画家张大千曾专程到这里游览,并称赞其“桃花之海”。今年3月,“第十八届广汉桃花节”在这里举办期间,当地政府和几位艺术家一起,共同策划组织了“松林乡村实验艺术活动”,邀请省内知名艺术家、广汉本土艺术家以及松林村民一起,在两三天时间里,共同在田野间交流、创作,现场完成的绘画作品构成此次展览。
“艺术家与村民,不再有身份的差异和体验的隔阂,他们结伴而行,一起作画;各自用画笔留下郊野田园的风光,用色彩捕捉天地间的阴晴。”策展人罗锦华说。
□本报记者吴梦琳
A
艺术家与农民以画笔“对话”
近几年,松林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并专门打造观光浏览路线,每年桃花节期间,都会吸引大批游人前来观赏,也有一些艺术家专门前来采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们也开始思考,希望能够发起更丰富的、村民参与度更深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升乡土文化内涵。”松林镇党委书记任韧告诉记者。
为此,今年桃花节前,任韧找到了专业策展人罗锦华。双方一拍即合,确定了“文化原乡——松林乡村实验艺术活动”:在今年桃花节期间,邀请省内知名艺术家和广汉本土画家走进松林,与松林村民一起进行田野采风和创作。
罗锦华告诉记者,如今在世界多地,乡村艺术思潮正在兴起,艺术家们回归到乡村之中,进行各种各样的艺术创作,给乡村注入了生机,同时也给艺术创作和研究带来活力。“但是我们希望,这次活动不仅仅是让艺术家走进乡村进行创作,更应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艺术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勇敢提笔,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
这种专业与非专业以画笔进行“对话”的理念,得到不少艺术家认可。“前期邀请艺术家的过程比较顺利,其实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一般是不太愿意参与群体创作和群展的,但是听到我们的想法和创意后,对方立即表示积极支持。”罗锦华说。
B
把眼睛看到的画下来
3月22日,21位省内画家、15位广汉本土画家来到松林镇。梵旭是当地一名职业画家,也是此次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之一。他在镇上创办的溪上独行美术馆,成为这次活动的大本营。
实际上,接到活动报名通知,来围观的村民多,敢提笔尝试的人却很少。首批参与的村民只有四五个人,来自东广村的刘明巧就是其中之一。
“自己从来没有画过画,更不要说还要跟这些专业的画家们一起画了,心里还有些害怕。”刘明巧告诉记者,自己做了半天思想工作,还是决定去,不想放过这样一个好机会。
让刘明巧意外的是,这并非如培训班一样,老师要手把手地教,而是只做简单的提点和指导,便把大家直接带到户外,画板铺开,就让每个人直接上手了。
“当时,我和几位艺术家一起站在一个山坡上,眼前全是绽放的桃花。他们给我讲解了一下构图和色彩搭配,告诉我眼前看到什么、想画什么,就画吧。”刘明巧说,自己一边看艺术家们创作与他们交流,一边试着下笔,画了两三遍,花了四五个小时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油画作品《桃花》。
让组织方欣慰的是,第二天便有更多村民前来,最终有13位村民参与其中,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
第二天,刘明巧上初一的女儿,也和她一起参与到活动中,母女俩一起完成两幅名为《家园》的油画作品。画面中,有山野小河,还有美丽的独栋小屋,房前屋后,开着桃花、养着小鸡。“这些都是松林镇现在的实景,我们就是把眼睛看到的画了下来。”刘明巧说。
另一位村民杨永义,不仅完成两幅油画作品,在镇政府食堂打工的他还在艺术家指导下,用锅铲和颜料,完成两个艺术装置作品,与他的绘画作品一起,在大观美术馆进行展览。
C
唤醒乡村的艺术创造
步入大观美术馆,只见展厅右侧是艺术家们的作品,左侧是当地村民的作品。虽然艺术水平高下立见,但这样相对应的布展空间,却给看展的观众一种独特的体验。
参与活动的省内艺术家曾妮,创作了两幅关于松林梨花沟的作品。据她介绍,这两幅作品完全是在写生状态下完成的,几乎没有自己主观加工的痕迹,而是完全尊重自然状态,用画笔勾勒出桃花、梨花、远山、农舍等景象。
而对于村民们来说,自己的作品能够走入这样的专业展厅,并且与艺术家们的作品共同展出,无疑也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刘明巧告诉记者,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村民建了一个微信群,也邀请一部分艺术家加入其中,平时还会在里面进行一些交流。
罗锦华说,这也是这次活动的初衷:一方面借由艺术家的介入帮助提升村民的审美水平,以当代艺术的创新意识引领乡村建设和乡村转型;另一方面,当地村民直接而稚拙的用笔,带着泥土气息的表现方式,也能给艺术家们以“民间智慧”式的启发。
“这些从来不曾拿过画笔的乡村劳动者,与艺术家们一起挥毫,共同追逐桃花源中的浪漫。他们画下美好的乡村和新时代家园的梦想,并以此‘暴露’了其藏匿已久的才华。”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永强看来,村民生气勃勃的创作行为和与艺术家共同留下的作品,代表了一个新的艺术主体的生成。“这也生动地宣告了,艺术并非所谓‘精英阶层’的特权,艺术是人民大众本能的情怀和生命与大地对人类平等的馈赠:只要环境适宜,条件许可,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就会重见天日。”
罗锦华透露,他们希望将这样的方式延续下去,目前正在计划再组织一期以雕塑为主要创作内容的艺术实验活动。
“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营造更深入到村民之中的文化艺术氛围,以文化艺术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的发展。”任韧透露,目前也有一批艺术家正在与他们对接,期望能够到松林成立工作室,形成当代艺术与乡土的更深入的连接。
新闻推荐
家庭与生活报讯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学习负担加重、电子产品普及、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
广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汉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