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广汉新闻 > 正文

循着三星堆考古第一人足迹 葛维汉后人到访三星堆

来源:成都商报 2019-03-25 01:18   https://www.yybnet.net/

克里斯多夫和女儿乔安娜在葛维汉照片前留影

●当年,他带队发掘三星堆

●如今,他的外孙重新踏上这片土地

1929年的春天,农民燕道成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沟,一锄下去,开启一道历史大门。1934年,葛维汉主持的三星堆发掘,揭开了三星堆遗址科学考古的序幕,三星堆也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22日,循着葛维汉的足迹,葛维汉的外孙克里斯多夫(Christopher Hoogendyk)和女儿首次到访四川广汉三星堆。在三星堆,他和燕氏后人交流,与外祖父葛维汉照片合影……克里斯多夫带着外祖父的故事,寻找儿时故事里的场景。

到访三星堆 对博物馆的一切感到非常好奇

22日上午,葛维汉外孙克里斯多夫携女儿乔安娜前往三星堆博物馆。父女两人对博物馆的一切感到非常好奇。克里斯多夫静静听着讲解员唐敏的讲解,一听到精彩处,他睁大双眼,一脸笑意。

在青铜馆,墙上挂有多幅外祖父葛维汉当年在考古现场的照片,克里斯多夫和乔安娜放慢了脚步。“我和他长得很像,一样高大!”克里斯多夫带着女儿在外祖父的照片前合影。

“外祖父会讲很多故事,很多都是关于中国的,还讲过关于三星堆的发掘。”克里斯多夫说,在他11岁时,外祖父去世,在此之前,他都是听着外祖父的故事长大。

参观结束,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代表博物馆向克里斯多夫及其女儿赠送了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画册和书签。

克里斯多夫特地到旅游产品购物区选购了明信片,表示要把这些明信片寄给他的亲戚朋友,“我想告诉他们,这里是外祖父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希望他们到三星堆来旅游,到外祖父工作过的地方看看。”

女儿乔安娜本科学的是亚洲历史,对三星堆特别感兴趣,在三星堆参观时,她一路走,一路拍照。“非常震撼,无法用言语形容。”她说。

【故事】

80人队伍保护

先后发掘出文物600余件

1929年的春天,农民燕道成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沟,一锄下去,开启一道历史大门。从1931年开始,葛维汉对三星堆遗址展开了研究。一本名为《三星堆研究》的著作中,收录了葛维汉撰写的考古发掘报告。

1931年,在广汉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宜笃了解到,当地农民燕氏父子在两年前淘春沟时偶然发现一坑玉石器,在邀请好友华西协合大学考古学家戴谦和教授进行鉴定之后,果断收购了一部分捐赠给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收藏。时任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人类学和考古学教授葛维汉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玉石器的出土地点可能是一处古代文明的遗址。

1934年,葛维汉带领考古队在燕家玉石器发现地附近展开发掘,为了防患,当时的县长还派了80名士兵保护考古人员。

1936年,葛维汉整理出历史上第一份有关广汉古蜀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汉州发掘简报》,发表在当年的《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会志》第6卷上。他大胆而科学地将这批出土文物所代表的古蜀文明命名为“广汉文化”,引起了中外考古学人的广泛关注。因为葛维汉主持的三星堆发掘,使沉睡数千年的古蜀三星堆文明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一发现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葛维汉也被称为三星堆考古发掘第一人。

对于文物的去向,《汉州发掘简报》也做了记载:这次发掘获得惊人之发现,先后共出土文物600多件,有陶器、石器、玉珠、玉杵、玉璧、玉圭等,据此推断大致为公元前1100年时期的古蜀文明的遗存,极富考古价值,这些文物,大部分存于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制作“陶艺神鸟”三星堆文物在他手里“活”起来

图1图2广汉民间陶艺家王万富,被称作“汉州陶艺王”(图1),其多件作品被国内各大博物馆、艺术馆收藏,上千件陶艺制品出口到多个...

广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汉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循着三星堆考古第一人足迹 葛维汉后人到访三星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