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文明为何与中原文化有着如此大的不同?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又如何交融?如今,“蜀国之宝”将集体前往北京展览,揭开千古谜题的神秘面纱。昨日记者获悉,“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巡展将于7月19日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盛大开幕。来自四川博物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川大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9家博物馆,共计210件古蜀文物将一同亮相北京。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金面具等镇馆之宝将当仁不让地作为重要展品在首都观众眼前展现天府文化的魅力。据悉,此次展览文物时代横跨夏、商、周时期。展览在规模、展品质量和数量方面都将体现四川省馆际交流展的最高水平,也是首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整体亮相。据悉,文物已经抵达北京,布展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展览将勾勒出 古蜀文明发展过程中华美篇章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星堆两个埋藏坑的发现,揭开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其中出土的人像、头像、神坛、神树等各种造型奇异的青铜器,以及面具、权杖、动物形饰等多种制作精美的金箔制品震惊海内外。本世纪初金沙遗址发现后,随着太阳神鸟金箔片、金面具、金冠带、青铜立人、石虎、石人等重要文物陆续现世,同时揭露出大量礼仪性的玉器、铜器埋藏坑,古蜀文明又一段璀璨的历史钩沉浮现于世人面前。这两大古蜀文明遗址的重要发现,迄今已多次巡展,为海内外观众所熟知。据了解,此次展览将不限于考古遗址的个案陈列,而是将古蜀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从三星堆遗址到金沙遗址再到战国时期蜀墓等的诸多考古发现进行一次综观展示,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囊括了古蜀文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历史遗珍,以210件(套)展品(其中132件一级品),勾勒出古蜀文明发展过程中华美的篇章。但展览又不仅仅是对古蜀文明纵向发展数个篇章的缕析,更是对这支瑰异的青铜文明在华夏文明生成过程中持续贡献的呈现,可以从一个侧面观览到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成长历程。展品里既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神秘、诡异的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像,也有金沙遗址出土的熠熠生辉、璀璨的金器、玉器;既有蕴含着千年烟云的竹瓦街窖藏青铜礼器,又有代表着古蜀王者之气的新都马家木椁墓出土的青铜器……透过一件件古蜀遗珍,我们可以体味古蜀文明的神奇、神秘与辉煌,领略古蜀文明对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与影响。
两大部分 展现成都重要出土文物
此次展览分为“自然造物” “伴月三星:三星堆文化时期”“金沙光芒:十二桥文化时期”“马家风尚:青羊宫文化时期” “尾章水润天府”五个部分。成都出土的重要文物将在“金沙光芒:十二桥文化时期”“马家风尚:青羊宫文化时期”两个部分中亮相。
十二桥文化时期是古蜀文明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12世纪中叶而止于公元前6世纪,大体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商代晚期至春秋晚期。已经进行考古发掘的该时期遗址有抚琴小区、方池街、君平街、指挥街、岷江小区、金沙村等,它们与十二桥遗址邻近,绵延十余公里,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遗址群。自1995年以来,考古工作者一直在对金沙遗址进行发掘,已发现有房址、墓葬、陶窑、灰坑、象牙堆积坑、玉石分布区等,出土珍贵文物千余件。目前确认的金沙遗址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包括大型建筑基址区、宗教祭祀活动区、一般居址区、墓地等,各区功能划分明确,区内布局结构清晰,加之发现大量礼仪性器物和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的遗迹,表明金沙遗址应是十二桥文化时期古蜀国的都城。本章中的展品主要来自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玉琮、辫发石跪坐人像等代表性文物。
青羊宫文化时期是古蜀文明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战国时代至汉代早期。青羊宫文化与十二桥文化的考古学衔接并不十分紧密,加之公元前316年秦并巴蜀后,古蜀国灭亡而蜀文化尚延续至西汉早期汉武帝开发西南夷之后,因此这一时期的古学文化也被统称为“晚期蜀文化”,是相对于以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为代表的“早期蜀文化”的一种习称。目前考古发掘的青羊宫文化遗址较少,仅有成都青羊宫遗址和上汪家拐街遗址,但发现的蜀墓数量众多。这批蜀墓中,最著名的当属1980年发现于新都马家乡的大型木椁墓。该墓规模宏大,虽多次被盗,但置于椁室底部腰坑内的珍贵文物躲过数劫。腰坑内出土铜器近二百件,多五件成组,少数两件成组,是非常罕见的组合现象。从墓葬规模和出土文物来看,足可彰显古蜀文明末期恢宏磅礴的王者之气,墓主应是一代蜀王。此次展览重点呈现的这组王之遗物,也是目前考古发现规格最高的古蜀遗珍。
据悉,此次国博展览将持续两个月。
本报记者 王嘉
图片由四川博物院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进一步深化,推广“教育扶贫”工程,加快推进金阳教育事业发展,近日,广汉金阳两地教育部门在广汉市创办“金阳班”...
广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