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成都诗词大会“历代名人咏成都·全国书法大展”投稿作品中,几件北美的投稿引人关注,经过采访,两位书友的故事引人入胜。
张军 海南人,美国华侨,现居纽约州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老我一官真漫浪,会来分子淡生涯”
张军在美国已经生活10年之久,现在在美国一所华人机构做档案师的工作,业余时间会在华人社区的书法兴趣班开展交流活动。从上中学就开始习练书法的张军已有将近40年的习书历程。在此过程中,张军发现自己对甲骨文的演变发展历史尤为感兴趣,对甲骨文的研习也颇有心得。在他看来,甲骨文是真正的书法艺术,如能潜心研究必会有重大发现。但他在研读甲骨文之余还临摹颜真卿的楷书、行书,近年来在美国练习草书,临摹书家主要有张旭、怀素,略有涉及隶书《曹全碑》、《石门颂》。
张军平日里会浏览国内的书法网站,每年选择两三场国内的书法大赛进行投稿,一来是想用书法交流的形式与祖国加强联系,二来是想在展览中检验自己的书法成绩。而这次选择参加成都诗词大会“历代名人咏成都·全国书法大展”也有重要原因:以前在国内生活的张军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却唯独没有到过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对成都印象也只保留在儿时历史课本上的“天府之国”和“刘备诸葛亮”,成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对于远在美国的他很是向往。所以这次得知有在成都举办的书法大赛,他当然不远万里从美国寄来稿件。他听闻成都有个青羊宫,遂在书法创作时选择了陆游的《青羊宫小饮赠道士》:“青羊道士竹为家,也种玄都观里花。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药罏宿火荧荧暖,醉袖迎风猎猎斜。老我一官真漫浪,会来分子淡生涯。”
张军平日里在书法兴趣班教授书法基础课程,学生大多是华裔或去美国居留的中国人,也有不少国外书法爱好者。其中一个意大利女学生让他印象尤为深刻。她之前特地花几年时间去到中国台湾学习中医,可她发现中医老师平时写药方都是使用毛笔,她只会读不会写,更不会使用毛笔写药方。所以她后来随家人来到美国,拜张军为师,从硬笔书法开始学写字,到现在学拿毛笔也是有板有眼。在她的影响下,一家人都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汉字。不仅如此,书法兴趣班每年还会和当地人举行联谊活动,其中一项就是教外国朋友用汉字写自己的英文名字,外国朋友们都很喜欢类似活动。“看到这个我是最开心最满意的。”
萧世林 四川人 67岁 现居加拿大多伦多
家乡有很多美丽之处,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萧世林离开家乡四川广汉已有四年,退休后没在家乡待几年就被女儿接往加拿大,现已定居在加拿大多伦多。他很开心这次能为家乡四川举办的书法大展投来书法稿件,虽无缘入展,但能让家乡书友和朋友们看到,已心满意足。
因为时差原因,成都商报记者打电话时正值多伦多的半夜,他也早早睡下,听到家乡来的采访电话,他随即起来,本用普通话与记者交流的他又突然改口说起了四川话,倍感亲切。
今年年初萧世林无意中在书法家论坛上看见此次“全国书法大展”的征稿信息,他二话没说投来稿件。书法是萧世林退休后的最大爱好,他写的作品也为他吸引来很多外国朋友的青睐。他居住地周围有著名的安大略博物馆,华人在每年中国春节在博物馆里会有写春联的活动,外国朋友非常喜欢,排着长队来领取春联。
萧世林在书法爱好之外还喜欢钓鱼,在加拿大郊外垂钓时不时还可以看到狼、梅花鹿和许多奇花异草,这就让他想起成都的杜甫草堂,几年前去杜甫草堂游玩的他也被草堂的幽雅美景吸引。“家乡有很多美丽之处,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多伦多的萧世林在电话那头有些惆怅。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实习生 陈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嵘)日前,成德同城交通协同发展联席会第三次会议在广汉市举行,成德两地7个县(市、区)成员单位参加了会议,就进一步加强成德同城化发展交通协同对接相关事宜进行研讨。会上,与会各成员单位将...
广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